卷贰 第三章 和风压倒唐风(第4/9页)

其中,汉字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文字,而直接从汉字偏旁得来的片假名,其实也可以算是中国字;唯独平假名,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日本人的原创文字,虽然这原创二字说得有些勉强。

平假名的起源仍是中国,是由汉字的草书形式演变而来的,每一个假名对应着一个日语的读音。最早叫“万叶假名”,和汉字极其相似,但后来被简化了很多,以至于看上去跟中国字脱离了关系,比如あ(读阿)这个假名,我要不告诉你的话,估计你三天三夜也未必能琢磨出来它的原型其实是草书的“安”。

而平假名的出现则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三百年前,现今存在历史最悠久的带有平假名的文物是一块在大阪出土的木简,据说是公元7世纪中期的产物,上面用万叶假名写着“春草之初年”。

和片假名一样,平假名的创造和演变都绝非一人之力,而是多年来众多日本学者共同心血的成果,因此尽管教科书上认为是真言宗开山老祖空海和尚发明了平假名,但实际上这跟吉备真备创造了片假名一样,只是一个谣言罢了。

虽然历史悠久形体优美,但数百年来,平假名却一直都不是日本的官方文字。在高层的正式场合,大家使用的都是汉字和片假名,平假名通常只出现在那些身居大内深闺的少女少妇为了抒发寂寞和恋情而写的和歌之中,故而也被叫做“女手”“女文字”。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平假名和汉字的关系太遥远——毕竟只是以草书为雏形变化而来,哪比得上直接拿来主义的汉字和片假名。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真不是个像样的理由,但实际上这真的就是理由。

尽管一直都说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巨大,然而这种影响即便天天讲时时讲,你也未必能想象得出其具体有多么巨大。

平安时代的日本官员,不懂经济而在大藏省混的,大有人在;不会打仗而居将军之职的,不乏其人;对于那些贵族出身的家伙而言,哪怕什么都不懂也无所谓,只要会一样东西便能当官,那就是中文。

这里的中文包括汉字的读写运用,对中华古典的理解感悟等等。

因为平安时代的日本人信奉一句话,叫:“文章乃经国大业。”

此语出自中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原话是“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那时候的日本,不但政令、律法、官制、文章清一色用的都是汉文,就连达官显贵们私底下的书信来往,也都是满满一纸的方块字。

再说那平假名,虽然在当时地位比较尴尬,但也还没到绝望的程度。毕竟它受众不算太小,除去刚才说的在女性之间使用外,其实小贵族跟老百姓私下里用得也挺多,事实上这个分两步走的文字工程已经完成了一步半,连发扬都省了,只求能光大一下,让平假名一跃而起,引得万众瞩目,然后成为能和汉字、片假名并列的正式文字。

对此,藤原时平的办法是编一本以纯平假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著作,然后推广,并借机宣告一个新的文字时代的来临。

著作的内容他也想好了:和歌。

和歌就是日本传统歌谣,都是用万叶假名或是平假名所写成,虽然曾经人气很高,但随着中国文化对日本列岛影响的日益扩大,很快就被汉诗所取代。平安朝的日本贵族们虽说也有爱和歌的,可一般只用于私下交流,或是用来写情诗追女孩子,比如藤原时平就特别擅长此道。然而不管是哪一样,它都不是一样适合在公开场合拿出来分享的东西。

之所以要选和歌,除了它是当时日本为数不多,能完全用平假名表达的东西之外,还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表现手法方面也具备不输给汉诗的华丽,同时也能轻易地让大众(包括天皇)所接受,更重要的是,藤原时平非常喜欢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