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三章 晁衡:混唐朝文化圈的日本人(第5/5页)

如果要用什么来比喻中日两国之间关系变化,莫过于天上的月亮了,有时候圆满,有时候月缺,有的时候甚至还会被完全遮挡起来让人连一点光都看不到。

然而无论阴晴圆缺,那一轮明月却都永不会西沉。

所以无论是三品镇南都护安南节度使还是二品潞州大都督,这绝非仅是一个给晁衡的官位,而是大唐朝廷对这个日本人本身以及对他为唐日两国所作出的一切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唐日之间友谊的一种肯定。

而在日本的史书里,对安倍仲麻吕是这样评价的:以一介日本人的身份却能在大唐名垂青史的,纵观三百年来唯有两人,一曰吉备真备,一曰安倍仲麿。

礼乐传来启我民,当年最重入唐人。

本来说到这里就该算是结尾了,但我突然又想到了一件很值得一说的事情,其实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之间的交情的确相当深厚,所以在知道朋友无法回国而要长留大唐之后,真备便特地把一本原先准备献给天皇的书当做礼物给了阿倍仲麻吕的家人。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送礼,你得明白,抛弃了使命独自留在大唐的仲麻吕,在天皇眼里属于逆贼,他的家产领地要不是吉备真备在那里拼死求情早就被没收了,在这种时候还敢把给皇上的东西转送给黑五类家属,不但需要交情,更需要勇气。

那本书的名字叫做《金乌玉兔集》,金乌就是太阳,玉兔则是月亮,连一块儿实际上就是“阴阳”。

阿倍家的人把这本书奉为传家宝,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并要求每一代人都刻苦研读,早日领悟其中精髓。

后来真有一个子孙将此书完全融会贯通,成为了一代阴阳师。

他的名字叫做安倍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