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一章 遣唐使物语:当年最重入唐人(第5/9页)

天武天皇临死前,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了他老婆鸬野赞良皇女,就是后来的持统天皇。

当年10月1日,天武驾崩,持统称制,改年号朱鸟。

这是日本历史上所有女帝里头最为持家的一个。

其实她一开始完全没有要登大位的意思,所以尽管改了年号理了政务,却一直不曾真正地登基,而是采取了称制法,这是因为在女王的心中,王位只属于一个人,那便是她和天武天皇的儿子——草壁王子。

只不过当时的草壁王子并不适合当大王,主要是因为犯了众怒。

这人从小体弱多病,而且文才武略也不咋样,其实这都没什么,古今中外历史上比他更傻的人当国君的例子随便能举出一大把,只是关键在于,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大津王子。

说起这个大津王子,那真是人见人爱,用史书上的话来讲,就是“状貌魁梧,器宇轩昂,自幼专攻文武两道,博览群书,力大擅剑,性格放荡不羁,不拘法度礼贤下士,敬慕者无数”。

跟大津一比,草壁真的就是一根草。

故而当时朝中的主流意见是,希望持统天皇立大津王子做太子,也就是下一任大王。

持统天皇当然不干,因为大津不是她亲生的。

只不过那会儿形势逼人,王室宗族们绝大多数都认为如果让大津王子担任将更有利于倭国的前途发展。

鉴于这种情况,无论是持统天皇,还是草壁王子都认为应该来一手绝的。

当年10月2日,大津王子的好朋友,天智天皇的次子川岛王子向持统天皇告发说大津王子密谋造反,此言一出,女王便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将大津王子逮捕,第二天就命他自尽,其间没有经过任何审问和盘查。

本来是想搞定了大津王子便直接传位给草壁王子,可事情显然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对于这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诬陷,王公们表现出了离奇的愤怒,更有甚者还找到了天武天皇的另一个儿子舍人亲王,说愿意立他为大王,取代他的哥哥。

这真的是被惹毛得失去理智了,要知道舍人亲王那年才十岁出头,不过孩子倒也机灵,谁来找他商量此事都找借口离开,不是要尿尿就是要吃零食,时间一长也只能作罢。

在这种形势下,持统天皇明白这大王的位子已然成了一个雷包,如果在此时把王位让给儿子,那就等于是让他成了众矢之的,前思后想之下,她决定继续称制,以大王的名义统领倭国天下。

说实话敢这么干的只有亲妈。

所以有时候看看天智天皇、齐明天皇跟草壁王子、持统天皇这两对母子,真的是感触良多。

两个儿子都是干了遭人恨的事情,需要找个给自己挡刀枪的盾牌,而最后站出来的,都是自己的亲妈。

貌似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每当大难临头,往往只有母亲会义无反顾地站在儿子的身前做他的挡箭牌,而当儿子的,一旦出了事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往妈身后躲。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到了最后关头,还依然愿意不吝肮脏不计后果守护你的,只有你的母亲。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持统称制三年(公元689年),多病的草壁王子还是没能斗过病魔,与世长辞了,年仅二十七岁。

持统天皇当然心如刀割,但她却并没有心灰意冷。同年,女王正式登基成为倭王,结束了称制时期,随后,立轻王子为太子。

此轻王子不是彼轻王子,而是草壁王子的儿子。

因为这时候他才不过六岁,所以国家大事自然还是女王一把抓。

持统十年(公元697年),女王将王位传于十四岁的轻王子,也就是后来的文武天皇,而自己则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太上天皇。

四年后,对马岛发现狗头金一块,岛民不敢私藏,进献朝廷,文武天皇大喜,将当年改号为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