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后妃的「责任」和禁忌(第4/10页)

康熙帝诸妃中,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和荣妃马佳氏生育的孩子各为6个;此外,宜妃、顺懿密妃、襄嫔、通嫔4位各生有3个孩子;孝诚皇后、惠妃、敬敏皇贵妃、温僖贵妃每人生2个孩子。所以,还有许多妃嫔一生中未有生育。

雍正帝19岁初婚。雍正帝一生虽妻妾不少,却生育不多,共有10子4女,其中只有4个皇子和1个公主长大成人。这14个孩子,有13个生于他继位前,即45岁之前。继承大统后,只在他56岁时生有1子。众多后妃中,敦肃皇贵妃年氏和齐妃李氏均生有3子1女,可惜年氏所生的4个孩子均早夭,最大的皇子福宜只存活8岁,最小的不足1岁就早殇了。

乾隆帝16岁结婚,在位时间达60年之久,又做了3年太上皇,有记录妃嫔达41位之多。婚后在王府中生了6个孩子,初生于雍正六年,他17岁时,生有1儿1女,大部分子女均在他继承大统之后出生。查其生育情况,从17岁开始生育,一直到65岁,是乾隆帝一生的总生育期。乾隆帝一直到65岁还能生育出孩子,可谓身体强壮。可是,从计数中我们看出,乾隆一生生育比较均匀,35—50岁之间,是其旺盛的生育期,生有15个孩子,而50岁之后,只在52岁、56岁两年中各有过1次生育,尤其是57岁到64岁的8年间,竟无一个孩子出生,只是到65岁那年,正值生育旺年的惇妃才为他生育了十公主,乾隆帝老来得女,十分高兴。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可看出乾隆帝在养生之道中总结出“十常”“四勿”是非常科学的,其中,就有“色勿迷”这一经验,使他虽后妃成群,但御之有度,终成高寿天子,活了89岁,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寿数最高者。

乾隆后宫中,生育最多者是孝仪皇后魏佳氏,一生诞育6个孩子,其中有4位皇子,其第十五子即嘉庆皇帝。此外,孝贤皇后生有2子2女,淑嘉皇贵妃生有4个皇子,纯惠皇贵妃和那拉皇后各生3个儿女,哲悯皇贵妃和忻贵妃各生2个儿女,都可谓是高产后妃。

嘉庆帝14岁结婚,一生有记录的后妃达19位。第一次生育是在他19岁时,最后一次是他56岁时生有1子,共生育有5子9女,他是清帝中生育男孩和女孩人数反差最大的一位,女孩近乎男孩的2倍。嘉庆帝的生育旺盛期是在他为皇子时,生有7位,继位后生育质量和数量都不高。尤其在他36—46岁的十年间,正是人生的旺盛生育期,他却是零生育。

嘉庆帝后妃中,孝和皇后生育最多,达到2子1女共3位,恭顺皇贵妃生育1子2女,也是3位,孝淑皇后、和裕皇贵妃均为1子1女,总体上说,生育数量都远不如前代诸帝。

道光帝13岁初婚,一生有后妃20位。尽管他结婚很早,可是初婚至成年却鲜有生育。直到他26岁时,才开始生育,而且皇长子的生母祥妃当时是个宫女。一生共有皇子9人,公主10位,计19个儿女。生育期内,表现得很特殊,在人类最易生育的时间段却没有生育,在43岁之前,仅生有1子1女,真是急坏了老皇帝。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加倍努力,产生过两个相对旺盛的生育期,一次是44—51岁之间,生育9个子女;一次是59岁至64岁之间,虽已是花甲之年,却生育7个子女。

道光的后妃中,生育最多的是孝静皇后和庄顺皇贵妃,各生有4个子女,其次是孝全皇后、彤贵妃、祥妃,各生有3个子女。其原配孝穆皇后未有生育,继后孝慎皇后也只生育1个公主。

咸丰帝16岁结婚,一生有18位后妃,但鲜有生育。初生的时间同乃父一样,到25岁时,才生育了1个皇女,错过了最佳生育期。其后,咸丰六年由兰贵人(慈禧太后)为其生了大阿哥,咸丰八年玫贵妃生有1子,不久殇逝。其余15位妃嫔均未生育。

同治帝16岁大婚,有后妃5位,当他19岁去世时,未生有一儿半女;光绪帝18岁大婚,有后妃3位,在婚后20多年的生活中,光绪帝未生下一个儿女,清廷自同治帝至清末,三代帝王都没有生育过。可是,并非所有生育的子女都可以成活下来,长大成人。相反,据统计,自顺治迄咸丰7代帝王所生子女,在15岁之前死亡者达74人,这7位帝王中总共生育146人,死亡过半,达61.7%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