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守望四季好时光(第3/9页)

咸丰六年正月,档案上记载着咸丰帝与升平署太监的一段对白。

问:有会唱《小妹子》的吗?

答:没有。

问:原先谁唱过?

答:吉祥、李福唱过,已故了。

……

咸丰帝非常失望,他多么希望马上看到这出戏。随即,他给升平署下旨:迅速学出《小妹子》来。

这出戏是什么内容,对咸丰帝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竟达到着魔的程度?

《小妹子》又名《思春》,原为昆腔戏,曾被收入清刻印的剧本《缀白裘》里。它是一部典型的思春戏,其中心情节是,被情夫抛弃的妇人,哀怜地发出对负心郎的怨恨。

其中的部分唱词是:当初呀,我和你未曾得手的时节,恁说道如渴思浆,如热思凉,如寒思衣,如饥思食。你便在我的跟前,说姐姐又长,姐姐又短,又把那甜言蜜语来哄我。到如今,才知道你得手的时节,便远举高飞……负心的贼!可记得,我和你在月下星前烧肉香疤的时节?我问你那冤家呀,改肠时也不改肠?听信你,说永不改肠,才和你把那香疤来烧。谁想你忘恩薄幸,亏心短命的冤家!

这段唱词,咸丰帝都能背下来,台上演员稍有差错,他都能给指出来。为了迎合咸丰帝,升平署特地请来师傅,并招选貌美如玉的姑娘,学演《小妹子》。经过20多天的赶排,于三月十五日在同乐园演出。女演员搔首弄姿,颇得帝宠。咸丰帝看得非常认真,他边看,边唱,边指点,最后,他竟上台与演员对白。以后,这出戏多次在宫中上演。

2.深宫逗趣

皇宫中的后妃,不仅参与有趣的体育锻炼,同时,她们也喜欢游戏活动,既养生又愉悦心情。

在宫中,后妃们在规定的范围内想方设法找些有趣的事情来做,以磨炼心志,排遣寂寞。

琴棋书画

其实皇帝很重视有才华的女子,聪颖而贤惠的后妃自然受宠。因而,她们平时也注意加强修养。

下棋,如围棋等,慈禧有弈棋图传世:图中画一方桌,桌上摆着一盘正在进行的对局棋。慈禧端坐于桌的左方,面带微笑,手拈棋子,桌右一陪弈男子,持子侍立,有说为太监李莲英者。从这幅画中,丝毫看不出慈禧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女独裁者。

书法练字,陶冶情操。《养吉斋丛录》记,自康熙开始,除夕前一日,皇帝会向近臣、近侍等赐“福”字,以后相传不替。至于后妃,则会仿效皇帝,有时皇帝会请些女师傅来教授,她们也会练写“福”“寿”等字。如慈禧太后在听政之余,颇感宫闱寂寞,便找来笔砚,绘画练字。慈禧虽天资聪颖,但字画的纯熟需要真功夫练就,慈禧有些望而生畏。恰此时,有一位云南督抚的夫人缪嘉惠,颇具丹青书法,又中年丧夫,生活无着,以卖字画为生,于是,被及时推荐入宫。慈禧果然十分赏识缪嘉惠,特免行跪拜礼,赐穿三品服色,月银200两,每日在后宫指点慈禧练字绘画。慈禧性情急躁,稍不顺心则推翻桌案,抛掉笔管。缪嘉惠不慌不忙,命人扶好桌案,重整笔砚,凝神坐下,挥毫泼墨,一行行秀雅玲珑的字体映入慈禧眼中。她转怒为喜道:“缪卿果然真功夫。”缪嘉见慈禧高兴,便开始指点她作画写字。慈禧喜欢祥瑞,作画多为“海屋添寿”,有云水殿阁及仙鹤飞翔;“灵仙祝寿”,有蟠桃、灵芝、蝙蝠、水仙;“富贵长寿”,有牡丹、青松、绶带鸟。画完,由缪嘉惠校正后,加盖“慈禧皇太后之宝”印章。慈禧像其他帝王一样,喜欢赏字于臣,于是,便练写大字,主要有“福”“寿”“龙”“凤”“美意”等。由于慈禧年事已高,练大字颇感吃力,但她十分自信,坚持不懈,终于有所长进,不久,便有许多加盖慈禧印章的大字赏人。这些大字笔条流畅,遒劲有力,颇见功底。一些臣子颇以得此字为荣幸之至,便争相乞赐。但慈禧觉得力不从心,干脆由缪嘉惠代笔书写,照样加盖印章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