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御膳的奥秘(第3/8页)

“子孙饽饽”的故事

饺子也称“水点心”、“扁食”、“饽饽”,是清宫帝王、后妃十分喜爱食用的面食。饺子在民间十分普遍,最早见于唐代史料,明代称之为扁食,清代承之。饺子之所以受到青睐,与其名字有直接关系。“饺”与“交”谐音,取“岁更交子”之意,所以人们在除夕之夜,子时一到,都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而到正月初五,人们又要包饺子,其用意是将来年的破烂东西全部包住,尽纳其中,将其吃掉,以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皇家会在吃饺子时增加一些趣味活动,通常像民间一样,在一锅饺子之中,拣极少的几个饺子中包有小金银锞或宝石,谁吃到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内大吉大利。不仅如此,清代帝王为了祈求代代衍续,香火鼎旺,还要在皇帝大婚时吃饺子,宫中称为“子孙饽饽”,这在清宫档案中常有记载:如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同治帝与皇后举行大婚礼,夫妇二人在洞房花烛之夜,先吃子孙饽饽,再吃长寿面。

皇帝吃饺子与寻常百姓不同,要吃出派头。从食具上,太监先端上配有食盖的彩色小瓷盆一个,内装有不同皮、馅的饺子,再端上小瓷碗、小瓷碟数个,均彩绘“万寿无疆”图案,最后,端上铜胎嵌珐琅浅碗3个,分别盛有南小菜、凉菜、醋等。档案记载,御膳房的厨役们煮饺子的时间必须十分精确,皇帝一到昭仁殿,饺子要刚好出锅,热气腾腾端上来。清宫规定,元旦前后,皇帝出门都要放鞭炮作前导,听炮之远近,即可推测出皇帝的行止处所。皇帝吃饺子从来不忘佛祖,所以,皇帝所吃饺子与敬佛的饺子要在同一锅中煮出来。但敬佛必须用素馅,有长寿菜、金针菜、木耳、蘑菇、笋丝等馅。乾隆吃饺子之前,要先到钦安殿、天穹宝殿、奉先殿、坤宁宫等处佛像前拈香祷告,经过一系列繁文缛节之后,直到凌晨3点忙完一切,才安心吃上饺子。

光绪帝由于有遗精的毛病,吃了好多养精固本的药也不见效果。因而,清宫在每年正月初一都要格外关照皇帝。光绪帝也十分卖力气,一次就吃20个饺子,其中有猪肉长寿菜馅13个,猪肉菠菜馅7个。可是,尽管他吃了这样多的饺子,还是未能生出一男半女来。

清宫不仅各主位吃饺子,太监、宫女、杂役等都会被赏吃饺子。如果哪个奴才被罚不许在正月初一吃饺子,那真正是很严厉的处分了。不仅如此,皇帝或后妃们还会吩咐,在宫里的墙根下、老鼠洞前,也放一些饺子,表示清宫的主子们恩泽天下,普度众生。

迷醉味蕾的小食点心

漂亮的鲜花不但是装饰品,可供人观赏,还可以做成各种食品、菜肴,供人食用。清代宫廷就曾制作过许多以鲜花调配的美味食品,后妃们尤其喜食,有的还流传至今。

菊花。用菊花调制的宫廷菜很多,其一是“菊花火锅”。做法是采摘白菊花一两朵,将花朵上焦黄的或曾沾过污垢的花瓣剔除,再于温水中漂洗一二十分钟,接着再放入溶有稀矾的温水中漂洗。准备好盛有大半锅原汁鸡汤或肉汤的小暖锅,和一碟盛有去掉皮骨的薄生鱼片或生鸡片,少许酱、醋。揭开暖锅盖,将鱼片和鸡肉片适量投入汤中,盖盖蒸煮五六分钟,再揭开盖,将适量菊花瓣放入汤中,封盖约五分钟,即成味道鲜美、清香可口的佳肴。

其二是“清蒸什锦豆腐”。需备物料为:豆腐8两,口蘑4钱,竹笋3个,木耳2钱,菊花2钱,莲子20粒,银杏20个,藕1两,冬菜6钱,黄瓜1根,黄豆芽9两,鲜姜2钱,油6两。做法是:在大锅内倒入半锅水,放进黄豆芽,煮30分钟,然后去掉豆芽,留汤备用。用开水泡木耳、莲子、银杏、冬菜、黄瓜等各切成条或丝状。菊花仍用开水泡10分钟,洗净后,切成长约3厘米的细丝备用。一切准备妥当后,在大碗内放入口蘑、竹笋、木耳、菊花、莲子、银杏、藕、冬菜、鲜姜、豆腐,最后倒进已调好的豆芽汤半碗,加入油和盐,上笼用大火蒸30分钟,再用小火蒸30分钟,最后将黄瓜片码在豆腐上,趁热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