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剥玛尔叙阿斯的皮(第4/5页)

千百年来,世人赋予这则神话多种诠释。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说,这故事阐述了笛子所激起的阴沉、狂暴的激情如何为阿波罗较平静的里拉琴声所征服。基督教的道德家一样不同情玛尔叙阿斯的遭遇,认为这场竞赛如同一则寓言,说明了人类的狂妄自大如何在更高明者面前灰飞烟灭。

索多玛这幅画描绘的是阿波罗获胜的那一刻。阿波罗接受月桂冠,同时向落败的玛尔叙阿斯伸出食指左右摇动,轻蔑地啧啧感叹。玛尔叙阿斯被绑在柱子上,阿波罗的一名心腹站在他身旁,手拿着刀子在这位落败者鼻子下面,急切等着主子的命令,准备一刀割下。

索多玛画这幅画时,赫然发觉上天仿佛跟他开了个大玩笑,与才华洋溢的拉斐尔共事的他竟就像那位处于劣势的玛尔叙阿斯一样,那份嘲弄,想必是点滴在心头。在梵蒂冈工作的这些画家,不仅要和西斯廷礼拜堂的米开朗琪罗及其团队竞争,团队内彼此之间显然也在竞争。就像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所发现的,赞助者常在他们所聘的湿壁画团队里安排内部竞赛。举例来说,一四八○年代佩鲁吉诺和其团队绘饰西斯廷礼拜堂墙面时,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决定颁奖给他认为最优秀的艺术家,结果却让众人跌破眼镜,竟由被认为是这里面最差的科西莫·罗塞利获得。

梵蒂冈这场竞赛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比西克斯图斯所定的条件更无情。索多玛和其他艺术家一样,已拿到五十杜卡特的报酬,作为他绘饰这个房间的前金。[15]这笔钱约相当于六个月的工资,因而他想必明白合约期满后,自己大概不会再获续聘,且深知教皇有意要他和拉斐尔以及其他艺术家一较高下,以在布拉曼特找来的众艺术家中,找出最胜任各室绘饰工作的湿壁画家。

索多玛就和玛尔叙阿斯一样,不久就落败了。《阿波罗与玛尔叙阿斯》是他为梵蒂冈宫所绘的最后一幅画,因为一五○九年初他就被拿掉职务,被拉斐尔取代,原因非常简单,拉斐尔在构图和执行上都比他出色。在索多玛还常采用干壁画法时,这位年纪较轻、较无经验的艺术家就已展现出出色的真正的湿壁画法功力。[16]

被请出梵蒂冈的不只索多玛,包括佩鲁吉诺、平图里乔、小布拉曼特、鲁伊希在内的该团队其他人也遭免去承制权,他们半完成的湿壁画则注定要被全部刮掉,以腾出空间让拉斐尔恣意挥洒。教皇惊叹于拉斐尔在署名室的表现,于是下令将梵蒂冈各房间的绘饰工作全交给这位来自乌尔比诺的画家,他与米开朗琪罗的对抗因此更为白热化。


[1] 引自戈尔齐奥(Vincenzo Golzio)著作《文献中、当时人记述中、该时代文学作品中的拉斐尔》(Raffeello nei documenti,nelle testimonianze dei contemporanei,e nella letteratura del suo secolo,Vatican City:Panetto & Petrelli,1936),第301页。

[2] 引自戈尔齐奥(Vincenzo Golzio)著作《文献中、当时人记述中、该时代文学作品中的拉斐尔》(Raffeello nei documenti,nelle testimonianze dei contemporanei,e nella letteratura del suo secolo,Vatican City:Panetto & Petrelli,1936),第281页。

[3] 瓦萨里:《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列传》,第一卷,第710页。

[4] 瓦萨里:《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列传》,第一卷,第711页。瓦萨里对拉斐尔教养的描述不可尽信,因为他把马姬雅·洽尔里的去世年份弄错了十年。

[5] 拉斐尔的俊秀相貌,千百年来引来众多探讨。数位德国生理学家仔细检查他自画像里的英俊脸庞,以找出有助了解他性格和过人天赋的线索。其中之一的卡鲁斯(Karl Gustav Carus)兴味盎然地谈到,“他官能的、动脉的、气体的性情特质”,正反映在他和谐的颅骨比例上。参见费舍尔(Oskar Fischel)著作《拉斐尔》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