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补赎(第2/4页)

但上面所说的只是理论,实际制作时很容易出现多种失误和时间上的失准。黏土种类必须用对,而且干燥处理必须得当才不会龟裂,青铜加热也必须符合正确的温度,一度都不能差,否则青铜就会凝结。达·芬奇替米兰大公鲁多维科·斯福尔札制作青铜骑马像时,试了多次都未成功,失败原因有好几个,而青铜像体积庞大正是其中之一。但至少达·芬奇曾在佛罗伦萨的顶尖金匠安德烈亚·德尔·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occhio)的工作室待过多年,受过青铜浇铸方面的训练。与之相对,米开朗琪罗说青铜浇铸不是他的专业,可一点儿都不夸张。他可能在圣马可学苑学过些许金属铸造技术,但至一五○六年,他只完成过一件青铜像,即一五○二年受法国元帅罗昂之托而制作的4英尺高《大卫像》[7]。换句话说,他在青铜浇铸上的创作经验和湿壁画一样欠缺。

一如西斯廷礼拜堂的装饰项目,尤利乌斯根本不操心米开朗琪罗欠缺经验这类枝节问题,他就是要造这尊铜像。不敢再逃的米开朗琪罗只好乖乖听命,进驻教皇替他在圣佩特罗尼奥教堂后面安排的工作室,开始工作。这尊铜像显然是对他的一次考验,考验的不只是他的雕塑技能,还有他对教皇的忠贞。

对米开朗琪罗而言,来年是悲惨的一年。他发现自己得和另外三个男人挤在一张床上,住所空间局促,令他很不高兴。波隆纳市面上的葡萄酒不仅贵,还是劣质品。天气也很不合他意。入夏后他抱怨道,“自从到了这里,只下过一次雨,天气热得我想地球上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上”。[8]而且他还是认为自己有生命危险,因为到波隆纳不久之后,他就写信给弟弟博纳罗托说道,“任何事都可能发生,而粉碎我的世界”。[9]他认定的敌人布拉曼特仍在波隆纳,而且他惴惴不安地指出,教廷进驻城里后,匕首业者就一直生意兴隆。波隆纳还充斥着黑帮以及支持本蒂沃里流亡家族而不满教皇的团体,环境险恶。

两个月后,尤利乌斯前往工作室查看黏土模子的制作进度。后来米开朗琪罗在给博纳罗托的信中写道:“祈求上帝保佑我工作一切顺利,因为只要一切顺利,我就大有希望博得教皇的恩宠。”[10]重获教皇恩宠当然就意味着他有机会重新开展教皇陵工程。

但这尊雕像的制作,一开始并不顺利。米开朗琪罗原希望在复活节前达到可供浇铸的程度,但就在教皇来访前后,米开朗琪罗辞退了两名助手,进度因此慢了下来。这两人分别是石刻匠拉波·丹东尼奥和外号“洛蒂”(lotti)的金匠鲁多维科·德尔·博诺。其中年纪较小的四十二岁的佛罗伦萨雕塑家拉波,特别令他恼火。“他是个骗人的饭桶,总是达不到我的要求”,他在给佛罗伦萨的家书中如此写道。[11]尤其令他不能忍受的是,他的助手竟在波隆纳到处宣扬,他,拉波·丹东尼奥,和米开朗琪罗是完全的伙伴关系。这两人的确有理由视自己为米开朗琪罗的平辈而非下属。两人都大其顶头上司至少十岁,洛蒂还曾在佛罗伦萨艺术大师波拉约洛门下学艺。米开朗琪罗较尊敬洛蒂,洛蒂的经验和技能想必是此案子所不可或缺的。但洛蒂自甘堕落,米开朗琪罗觉得他是被拉波带坏,只好叫他们两人卷铺盖走人。如果拉波、洛蒂就是与他同挤一张床的人,那想必曾有几个晚上,激烈的争吵声从圣佩特罗尼奥教堂后面这间工作室传出。

不久,米开朗琪罗在波隆纳的处境更为艰难。拉波、洛蒂一遭辞退,教皇也以波隆纳水土有害健康为由离开。不久,仿佛是要进一步证实他的看法,真的暴发了瘟疫,叛乱也接踵而来。教皇一踏上返回罗马之路,本蒂沃里家族和其党羽就趁机作乱,试图夺回波隆纳。一般来讲,只要闻到一丝硝烟味,米开朗琪罗就会立刻开溜,但这时候他不得不待在工作室,因为城外已爆发激烈的冲突。他心里想必想过一旦本蒂沃里家族回来,大概不会原谅他替他们的死对头制作雕像。但数星期后,本蒂沃里奥势力被击退。这时候他们开始玩阴谋手段,打算偷偷毒死尤利乌斯,同样未能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