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的经济与社会(1949—1989年)(第3/4页)

就社会流动性来说,东德要大过西德,其早期的政策资助了许多弱势群体、工人阶级和农民背景的人。虽然到20世纪70年代,不看社会背景、只注重才能的制度占了上风,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晚期,教育系统还是以帮助工人和农民的后代作为特定目标。东德的综合学校体制强调工作经验的重要性,除了读高中这条学业道路以外(要达到德国的Abitur或英国的A水平资格),还能通过其他方法进入高等院校。不过,要想在东德社会中逐步高升,如果不主动参政,至少也要在政治上遵纪守法。虽然受教育程度高逐渐成为特权阶级、政治精英独有的特征,但年轻人只要守规矩,不管其才能如何,总能在教育体系中顺利往上爬。牧师的孩子一般被迫学习神学,而不能自由选择其他职业科目。如果拒绝服兵役,选择当“建造兵”(Bausoldat),或是在自由德国青年团(Free German Youth)运动中表现不佳,都可能对职业生涯造成负面影响。

比起西德女性,东德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更加平等,虽然20世纪80年代末还远未达到“解放”的程度。过半的东德劳动力皆为女性,社会普遍认为,女性结婚生子后,还应当出去工作。东德的幼儿托管较为普遍,大多数孩子都能进入日间托儿所、幼儿园和课后托管所。为缓解70年代生育率下降的担忧,政府对孕产假的规定十分慷慨。不过,也有批评者认为,妈妈出去工作,长时间待在工厂(要么小孩长时间待在托管所),回家后还要做很久的家务(或是育儿的时候相当劳累、疲惫、不开心),对自身和孩子的健康均有不利影响,离婚率也相对较高(虽然结婚率也很高,这可能暗示了人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很高)。比起西德,东德女性在经济上更为独立。尽管如此,相比男性,女性大多在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的岗位上工作,级别越高的职位上,女性越少(比如女教师很多,女校长很少)。东德女性在工会和政党中的职位也比西德女性要高,但高层中还是很少有女领导人(也有例外,比如玛戈·昂纳克,前教育部长、埃里希·昂纳克的夫人)。东德的女性主义(如果非要给个标签的话,但实际上只是大致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目标是能从事男性从事的职业,但其结果是女性肩负“双重负担”,而社会仍然是不平等的男权主义。意识到了这一点,女性主义到了80年代末就以与男性不同为目标了。

很明显,东德并没有达成它自己标榜的一些意识形态目标,尤其是在社会平等方面。就更别提政府最终会消亡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思想了。东德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大,压迫无所不在,官僚化和对个人自由的限制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到了80年代末,东西德明显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

两德在文化上有多大的不同呢?经历了最初的艰难时期后[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等流亡者返回德国倒是件好事],东西德都对德意志文学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联邦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öll)享誉国际,而东德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Christa Wolf)及施特凡·海姆(Stefan Heym)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还有很多作家也受到了海外读者的认可。虽然东西德作家在作品中涉及的很多问题都是相似的,尤其是纳粹德国的历史,但他们的答案却互不相同,这一点十分有趣。而随着时光荏苒,他们也渐渐开始关注各自的社会现实,试图宣扬与主流观念冲突的思想行为模式。东德文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有趣的是,其文学作品往往是在西德这个使用相同语言的地方出版、流传,最后得以规避审查,返回东德。大众文化上,东西德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虽然昂纳克执政时期,青年中也流行穿牛仔裤、听摇滚演唱会,但是东德的青年文化总体上较为压抑和束缚。体育是东德的传统强项,但即使在这个领域内,也有精英与大众的区别。少数人享受赞助,而大多数人只能使用相对落后的设备。而高质量的体育设施在西德随处可见。东德还存在足球流氓行为,这主要是针对东柏林埃里希·梅尔克(Erich Mielke)的迪纳摩队(Dynamo)而言的,埃里希·梅尔克是东德的国家安全部部长,他并不受大众欢迎,因此球队的球迷少得可怜。两德人民的娱乐活动形式也明显不同,比起东德,联邦德国的娱乐设施和种类广泛多样,还包括海外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