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3/4页)

德国人为何未能在西线获胜,我们知之甚明。有多部探讨马恩河(Marne)战役、伊普尔(Ypres)战役的书籍,还有小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Younger〕设计并督导德国作战计划之落实的主要人物之一)对施里芬计划和其运用的分析,告诉了我们原因。但一九一四年东部战场是怎样的情况?对那里的战事,我们的了解非常粗浅。仍抱着大国身份不放的奥地利,派了二十个师(而非八个师)攻打塞尔维亚,为何仍落败?东部战线与俄军的交手是什么样的情况?历史著作谈到一九一四年八月奥匈帝国在克拉希尼克(Krásnik)和科马鲁夫振奋人心的大捷,但接下来,在下一页,就令人一头雾水地描写奥地利人从这两地慌乱的撤退,把波兰和乌克兰全留给俄国人,并要求德国派大军来救,从而使德国人打赢西部战线的任何希望注定成为空想。

奥匈帝国焦虑不安于自己大国地位的没落,且不肯面对现实,仍装出大国的身段。这两种特质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因之一,也是其战败的根源。一战随着哈布斯堡王储和其妻子在萨拉热窝遭开枪暗杀而揭开序幕。但这一暗杀原本不该引发一场世界大战。为何会引爆一战,不只与德国的侵略心态大有关系,也与奥匈帝国在一战期间明显可见的那种愚蠢行事大有关系。就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官拟好立场刻意强硬而将使战争变得无可避免的最后通牒时,奥地利军方完全未针对开战做任何准备。事实上,一九一四年七月危机正炽时,奥地利的将领和政治家在度假——为国家受伤害而愤慨不已的大国领导人竟还能悠哉度假——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战争爆发时,奥地利人在维也纳的驱策下抱着同样松散的心态出征,派出一支在运输工具、火炮、炮弹、机枪、步枪、战术等各个重要方面都不堪一击的军队。

奥匈帝国领导人才的不足,至少是同样严重。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皇帝,有着慈爱的眼神和羊排络腮胡,乃今日奥地利观光业的宠儿,但在一九一四年却是个恶性十足的人物。这位皇帝虽不如捷克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Jaroslav Hašek)在其小说《好兵帅克》(The Good Soldier Svejk)中所说的那么老迈昏庸(“让两个奶妈一天喂奶三次,糊涂得大概不知道正有战争在打”),却有多年处于惊人的衰老状态。他洋洋自得地霸着皇位,不肯让作为皇储的他那五十岁的侄子弗朗茨·斐迪南(Franz Ferdinand)接位,却又不愿善尽皇帝的职责。在一九一四年前的那些年里,哈布斯堡君主国走到每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时,这个昏聩的老人都使这个君主国困在路中央,束手无策。

相对于这位八十四岁的老皇帝,六十一岁的参谋总长弗朗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Franz Conrad von Hötzendorf)将军,是“青年土耳其党人”(Young Turk)一员。康拉德被视为杰出战略家,并被认为若他日后碰上大而笨拙的俄罗斯,还有塞尔维亚,都将克敌制胜,但结果并非如此。他的实际表现为何和外界期望背道而驰,乃是另一个有趣且受冷落的故事。因为康拉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部战场单调乏味,毫无精彩可言。即使就一九一四年的宽松标准来看,他的领导统御和决策都糟得离谱,几星期内就毁掉了奥匈帝国军队。

奥匈帝国的不成器,也拖垮其盟邦德国。不管德国曾对打赢这场大战抱有什么希望,这希望都随着一九一四年奥地利颜面尽失的惨败而破灭。奥地利那几场败仗留下焖烧的土地——敌我争夺的波兰、加利西亚、塞尔维亚——加重了德国的负担,使德国欲在任何重要的战线上赢得胜利,都变得更为困难。若在战争初启时,奥匈帝国的战场表现得不这么糟,即使只是尚可,德国在这点上都会轻松许多。本书为一场通常被人从西边视角来看的战争增添了东边的面貌,有助于说明维也纳和柏林为何落入没有胜算的消耗战,终至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