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4页)

这场涂炭生灵之战争的爆发,奥匈帝国扮演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角色。如今常有人主张,由于盟友奥匈帝国的虚弱,德国才刻意且吊诡地加速这场战争的爆发。身兼政治家和史学家两种角色的丘吉尔,指出此荒谬而危险的状态,即“欧洲的荣耀与安全竟系于其最薄弱的环节上”[1]。身处于现代“民族主义时代”,奥地利正逐渐解体。奥匈帝国是个基本上属封建性质的大国,有十余个民族生存其上的帝国版图,乃是十六世纪时拙劣拼凑而成,然后受到想建立联邦、自治或独立的辖下诸民族攻击,这帝国踉踉跄跄走进二十世纪。

德国对奥匈帝国未来发展的不安,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之一。丘吉尔则在其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历史的著作中,称这可能是唯一原因:“这一恶性且致命的衰退,使人类的和平与文明取决于交替肆虐哈布斯堡君主国的解体过程和短暂复苏时期。”[2]一九〇五与一九一一年德国人为摩洛哥问题几乎与法国、英国开战,却见到奥地利人最后临阵退缩,于是在一九一四年七月危机爆发时,德国人把这视为在这君主国还未因其内部分裂对立而垮掉时,或尚未遭周遭的泛斯拉夫强权俄国、塞尔维亚吞并前,使奥匈帝国振衰起敝的最后和最佳机会。

《哈布斯堡的灭亡》谈奥匈帝国一蹶不振的衰退和此衰退对欧洲文明的冲击。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体上遭史学界忽略的一个区块。大部分史学家都提到奥匈帝国的衰弱,但未深究其衰落。还有些史学家将奥匈帝国视为不折不扣的强权来分析其军事关系与对外关系,好似任何不寻常之处都是本该如此。本书说明奥匈帝国在一八六六年打了(且输了)它最后一场欧洲大战后几十年的衰落,阐述它如何踉踉跄跄走过一九一二至一九一四那关键数年,借此填补这块遭冷落的区域。在那关键数年里,巴尔干半岛骚动不安,维也纳观望、犹疑、再观望,然后疯狂跳入一场没有胜算的大战。

如果说奥匈帝国决定加入这场战争已够鲁莽,那么该帝国一九一四年的攻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里另一个受史学界冷落的区块),则更为鲁莽,且是该帝国所做出最为冒进的举动。一九一四年奥匈入侵塞尔维亚、俄国之举早已规划多年,而其一塌糊涂的惨败,则坐实了战前还只是在怀疑层次的奥匈之无能。一九一四年八月在塞尔维亚、俄罗斯的战事,确立了此后直至一战结束的格局:过度扩张的德国、忙得喘不过气的俄国、高举双手而斗志全消的奥匈帝国。

奥匈是掀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推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上,也起了同样关键的作用。一九一四年的作战计划,十年前就已确立。德国要以气势万钧、攻击侧翼的“右勾拳”穿越比利时消灭法、英军队(施里芬计划的第一阶段),奥地利则要又快又有效率地动员部署于波兰南部与乌克兰西部(哈布斯堡王朝名之为加利西亚的边境地带)的四个奥匈野战集团军,发动凶狠的正面攻击,以削弱、破坏俄国的“蒸汽压路机”(六百万大军)。这一计划指望奥地利的行动挡住行动缓慢的俄国人,为德国打赢西部战线争取时间,然后搞定西部战线的德国挥师三百万向东,与两百万奥地利军队联手,和俄国决一死战。制定计划者认为俄国撑不过这波攻击。俄军兵力庞大,但受制于教育水平低和从外套、靴子、药物到步枪、炮弹等所有物资的短缺,战力有限。塞尔维亚人则被认为不值一虑。奥匈帝国军队将以八个师组成的“最小巴尔干兵团”(Minimal Balkan Group)挡住他们,另外四十个师则对付俄军。解决俄军之后,奥匈才会动手击败贝尔格莱德,将其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