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洛伦佐:资助者、收藏家和诗人(第3/7页)

当韦罗基奥离开佛罗伦萨的时候——他将前往威尼斯去创作最后一幅传世之作,矗立于圣乔瓦尼和圣保罗广场(Piazza di Santi Giovanni e Paolo)的雇佣军首领巴尔托罗梅奥·科莱奥尼纪念碑,洛伦佐祝他一路顺风。与米开朗琪罗一样,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也在洛伦佐家里住过一段时间。当达·芬奇决定前往米兰时,洛伦佐同样亲切地祝他好运。达·芬奇是个私生子,来自一个名叫芬奇(Vinci)的托斯卡纳村庄。可以确定的是,从他12岁来到韦罗基奥在佛罗伦萨的工作室工作时起,洛伦佐就十分关注这个已经展现出过人天赋的少年;后来达·芬奇决定前往米兰谋求发展,以展现他那令人震惊的多才多艺,正好公爵洛多维科·斯福尔扎在寻找一位艺术家来雕刻他父亲骑马的塑像。一向善于利用这种政治交情的洛伦佐就给公爵送去了一把达·芬奇制作的马头形状的银质竖琴,并以此向他推荐了达·芬奇。

洛伦佐肯定希望别人知道他是个艺术鉴赏家,就像他逐渐积累起作为建筑评论家的显赫名声一样。事实上,在修建重要的建筑物之前先来征求他的意见已经成了一种惯例。比如圣神教堂正面的设计方案之争就被提交到他的面前;[11]菲利波·斯特罗齐也曾就斯特罗齐宫的比例问题向他咨询。[12]洛伦佐还被邀请为皮斯托亚的圣雅各布教堂在建的福尔太圭里墓(Forteguerri tomb)挑选最终的模型,而两个备选方案分别是由韦罗基奥和皮耶罗·德尔·波拉尤奥洛(Piero del Pollaiuolo)提交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觉得“他通晓一切事情”。后来圣神教堂要画一幅新的圣坛版画,接手这一任务的基兰达约被告知作品的“风格、标准和形式都要”让洛伦佐满意。

到1491年,大教堂的正面仍然没有建成。洛伦佐本人也提交了一份设计方案。鉴于韦罗基奥、波提切利、基兰达约和菲利波·利比以及其他一些大师都加入了竞争,评委们觉得有些难以抉择。为了逃避这个难题,评委们请洛伦佐来决定使用哪个设计。但是,洛伦佐在盛赞了所有方案之后,说自己没法做出决定,这个问题还是延后再议吧。[13]

虽然洛伦佐在画作和雕塑上花的钱比他的祖父少得多,而且也没有坚持完成一些由他祖父发起修建的工程——比如菲耶索莱的巴迪亚教堂,但是洛伦佐终其一生都未曾停止扩充他在其他方面的惊人收藏,包括铜像、勋章、钱币、古陶器、古董珠宝,还有罗马、拜占庭、波斯和威尼斯的花瓶。很多花瓶是用亚宝石雕刻制作的,而且大多数花瓶上都加刻了他名字的缩写“LAUR.MED”作为标记。事实上,他宁愿花费比买一幅巨幅油画多得多的钱来购买一块精雕细琢的珠宝,因为在他看来这才是更合理的投资。他收藏的很多珠宝价值高达几千弗罗林币,而一件波提切利或波拉尤奥洛的画作最多也就值几百弗罗林币。

洛伦佐在资助作家和学者上也一直是毫不吝啬的,更不用说购买书籍和手稿来扩充美第奇的藏书室了。他要求代理们永不停歇地为他寻找珍贵的书源。在他的资助下,乔瓦尼·拉斯卡里斯(Giovanni Lascaris)两度前往东方寻找遗失的手稿,终于在第二次探寻之旅后带回了超过两百册的希腊书籍,其中近一半作品都是此前无人知晓的。

尽管活字印刷术在十五世纪中期的德国美因茨(Mainz)已经出现,但是这一技术起初在意大利并未得到迅速发展,很多学者认为它是“一些德国城市中的野蛮之人”采用的粗俗工艺,很多收藏家甚至拒绝收藏印刷出来的书籍。那不勒斯于1465年才建立了第一家印刷厂,罗马是1467年,威尼斯和米兰是1469年,维罗纳、巴黎和纽伦堡则是1470年。到了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在紧挨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门的地方建起了英国第一家印刷厂,并以中间一条红色垂直纹线的盾形徽作为标志。至于佛罗伦萨的第一家印刷厂则到1477年才由贝尔纳多·琴尼尼建立起来。在这之前,甚至是在有了印刷厂之后的很多年里,洛伦佐还是遵循这座城市根深蒂固的传统,雇用大批抄写员、插画家和代笔人来抄写他收藏的手稿,好让这些作品能够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并且为托斯卡纳地区内外,尤其是比萨的图书馆提供更多的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