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意大利指南针上的指针(第4/4页)

occhio del capo)。不过,马达莱娜是个顺从的孩子,她的母亲也是个顺从的妻子,于是这桩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再说,除了无趣、酗酒和好赌成性外,弗兰切斯凯托据说是个非常善良的人。而洛伦佐更是慷慨大方。虽然他当时正处于又一次财务危机中,不得不向佛罗伦萨驻罗马大使承认一时很难凑够四千达科特的嫁妆,因为还有很多其他“亏空要补”。不过最终他还是想办法凑够了这笔钱,并且将佛罗伦萨的帕奇宫和蒙图盖的帕奇别墅,还有阿雷佐附近斯帕达勒托(Spedaletto)的一片不错的地产都送给了弗兰切斯凯托。

教皇对此非常满意。洛伦佐对他的控制也更加稳固和严密了。整个欧洲都接受了未来教廷的政策将由佛罗伦萨直接决定这个事实。如科西莫时代一样,美第奇又一次成为意大利实质上的决策人。欧洲的统治者们向他寻求建议;穆斯林君主们给他送来厚礼。洛伦佐一次又一次地调停斡旋,阻止教皇出于自己顽固的反阿拉贡家族的偏见而发动对那不勒斯的攻击,通过保证中小国家的独立来维持亚平宁半岛上微妙的均势,保住了意大利的和平。现在看来,洛伦佐的伟大的外交家的名声绝对是言过其实的,因为他是个轻率鲁莽、目光短浅的人,会为了眼前利益而冒无谓的风险;意大利之所以没有陷入内战,更多是源于运气而非他的英明治理;而外来势力没有在这一时期入侵也完全是因为这样更符合它们自身的利益。不管怎样,洛伦佐在他有生之年作为国务政治家的至高地位鲜有质疑:他就是“意大利指南针上的指针”。他为从热那亚人手中接手彼得拉桑塔城(Pietrasanta)找到了合理的理由;还夺回了萨尔扎纳的堡垒,彻底弥补了他在帕奇叛乱中受到的耻辱,这些都极大提升了他在佛罗伦萨的声誉。虽然不情愿,但他还是出现在了彼得拉桑塔和萨尔扎纳的战场上,鼓励士兵们英勇奋战,并指引他们通过被攻破城墙的缺口。

根据希皮奥·阿米拉托(Scipio Ammirato)的描述,在他从萨尔扎纳凯旋之后:

佛罗伦萨共和国凭借洛伦佐的威名,摆脱了一切困扰,意大利的邦国间也鲜有冲突。在外无战事、内无忧乱的环境下,佛罗伦萨可以尽情地享受艺术与和平的美好,吸引更多的文人墨客来这里著书立说,人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繁荣城市、发展农业上。简而言之,佛罗伦萨全心投入对艺术和其他所有美好事物的追求,让人们把这个时代视作幸福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