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意大利指南针上的指针(第2/4页)

虽然洛伦佐在佛罗伦萨的地位稳固了,但美第奇银行的财富却迅速缩水。洛伦佐并不像祖父那样善于经营;他给了分行经理们太多的权限,而且过分依赖于那位趋炎附势、阿谀逢迎的总经理弗朗切斯科·萨塞蒂(Francesco Sassetti)的不明智建议。当被人提醒要提防萨塞蒂的许多政策时,洛伦佐往往会承认自己“并不是很明白这些事情”,然后就把别人的建议抛到脑后了。因为管理失误和在玫瑰战争期间过度贷款给爱德华四世(King Edward Ⅳ),美第奇伦敦分行被迫关门,布吕赫分行随后也崩溃了;然后是米兰分行,当年由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赠送给科西莫的营业场所也被卖给了“摩尔人”洛多维科。里昂、罗马和那不勒斯的分行在经营上也都遇到了困难,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失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整个佛罗伦萨银行业的崩坏,在随后的12年中,它将彻底走向没落。

帕奇家族阴谋不仅想要推翻美第奇家族的统治,还要摧毁美第奇银行。而整个美第奇银行体系在这次阴谋发生之前其实就已经濒临破产了。正是因为预料到美第奇银行很快会破产,而洛伦佐也会随之身败名裂,雷纳托·德·帕奇才不愿意参与那次阴谋。阴谋虽以失败告终,但是洛伦佐依然面临财务上的窘境。不过,洛伦佐从来不允许道德上的顾虑阻碍他的政治前途和个人野心,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打起了那些不属于他的基金的主意。他先是挪用了指定他为监护人并委托他代管的两个堂弟的基金,总数超过五万五千弗罗林币。到1485年这两个男孩儿成年向他索要欠款时,洛伦佐却无力偿还,只好把自己在卡法焦洛的别墅和穆杰洛的一些地产过户给他们作为补偿,但是堂弟们仍声称这并不足以完全弥补他们的损失。除此之外,洛伦佐还私自动用国库的钱财。在他去世后,他的继承人被判定要归还超过七万五千弗罗林币的债务,都是洛伦佐“未经任何法律和官方许可就私自支取而给公众造成的损失”。

除了财务上的困扰,洛伦佐回到佛罗伦萨后还要为共和国前线持续的不稳定而费神。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热那亚人夺下了萨尔扎纳的堡垒。此后,吉罗拉莫·里亚里奥也把自己在罗马涅的势力范围扩张至托斯卡纳地区边境;而卡拉布里亚公爵则利用锡耶纳发生暴乱之机建立了对该地区的统治权。最糟糕的是,因为洛伦佐和那不勒斯达成了和平条约,教皇的其他同盟者也就放弃了对教皇的继续支持,这又大大加深了教皇对他的厌恶感。教皇虽然无力自行组织对洛伦佐的宣战,但是他仍然拒绝撤销之前的禁令和驱逐令。

不过随后的局势又朝着对洛伦佐有利的方向发展了,时机之巧使得人们甚至怀疑是不是他本人安排了土耳其人发起攻击的时间:1480年8月,7000人的土耳其军队在奥特朗托海峡(Otranto)登陆,在意大利的靴子形版图的“鞋跟”处建立起了稳固的桥头堡,并威胁要穿过那不勒斯,直逼罗马。长久以来的担心变成了迫在眉睫的危机,卡拉布里亚公爵不得不从锡耶纳火速赶回南方,国王费兰特也被迫将那不勒斯军队占领下的一些托斯卡纳地区市镇还给了佛罗伦萨。他们还说服教皇,在整个基督教世界都面临危机的时刻,意大利内部各国更不应该发生内讧。各方最终商定,佛罗伦萨派遣一个由佛罗伦萨主要家族成员组成的代表团到罗马,为自己城市的错误行为做出模糊的道歉,而教皇方面也答应赐予原谅和宽恕。于是代表团在12月3日这一天来到圣彼得大教堂。为了接见他们,中殿里特意摆放了带华盖的御座。教皇坐在御座上,代表团跪在教皇面前。路易吉·圭恰迪尼(Luigi Guicciardini)作为代表团团长,含含糊糊地说了一段道歉之词,声音甚至盖不过旁观者的议论。同样,教皇也嘟囔了几句听不清楚的斥责之词,并用忏悔杖轻敲了他们的肩膀,表示禁令被正式解除,随后教皇还给他们赐了福。代表团使节们也向教皇承诺提供15艘配有装备的舰船来协助抵抗土耳其军队,然后就回到了佛罗伦萨,并向洛伦佐汇报一切都顺利完成了。几个月后,土耳其苏丹“征服者”穆罕默德(Mahomet the Conqueror)在盖布泽(Gebze)突然去世。他在奥特朗托海峡的军队也被召回土耳其,意大利的和平似乎重新得到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