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说人坏话孔子挨骂(第4/6页)

“没有。”

“那我给你讲讲。”晏婴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春秋名剑来。

越国有一个铸剑师名叫欧冶子,铸剑技术天下第一。

楚灵王爱剑如命,于是派风胡子到越国去找欧冶子,要定做三把宝剑,价格随便开。

“好,我接单。”欧冶子接了这个外国大单,平时也就打打菜刀斧头之类,白白浪费了技术。如今若是这三把剑铸成,够吃一辈子了。

收了定金,接了单之后,欧冶子开始准备铸剑了。

要铸好剑,除了工艺技术之外,还需要三个条件:铁英、亮石和寒泉。所谓铁英,就是上等的铁矿石;所谓亮石,是用来磨剑的石头,类似钻石;所谓寒泉,就是冶炼用的好水。

有了资金,欧冶子底气足了,于是带着徒弟,满世界寻找这三样东西。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欧冶子总算把这三样东西找齐了。

这三样东西,都出于龙泉(今浙江龙泉市)。欧冶子先在龙泉秦溪山的两棵千年松树下发现了七口古井,这七口古井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井水明净如镜,冷澈刺骨,是少见的上等寒泉。于是,欧冶子师徒就在这七口井旁凿池储水,这就是剑池。

在龙泉境内的茨山,欧冶子发现了上等的铁英,而在秦溪山附近,发现了一个亮石坑。

材料具备之后,欧冶子师徒修炉炼铁,之后铸剑。

整个冶铁铸剑过程用了一年,终于铸出了三把宝剑。

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

三把宝剑剑型完美,熠熠生辉。最神奇的是,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就像腰带一般,松开之后,剑身立即弹开,笔挺笔直。如果这是铜剑,绝没有这么柔韧。

三把宝剑的剑锋锋利无比,软硬通吃。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就被切成两半。斩铜剁铁,就像削泥去土。

能够制作成这样的宝剑,需要极其先进的冶炼技术和铸造技术。

三把宝剑造好,欧冶子献给了楚灵王。拿到宝剑,楚灵王大喜过望,重重赏赐。

三把宝剑中,龙渊和泰阿更为著名。

龙渊剑又称龙泉剑,唐代在欧冶子铸剑所在地置县,以剑名命名为龙渊县,后来避唐高祖李渊的讳,改称龙泉县,而龙渊剑也就正式称为龙泉剑。

泰阿又叫太阿,常用来总称宝剑。

后来,太阿宝剑被秦始皇得到。李斯《谏逐客书》写道:“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三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龟之鼓。”

再之后,到了晋朝,龙泉和太阿再次面世。《晋书·张华传》记载: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如今,三把宝剑都已经失传。

太阿倒持,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授人以柄,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中。

欧冶子为楚王造剑,很快越王允常就知道了。

“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工匠,我自己为什么不造几把好剑呢?”越王允常这样想,于是派人去找欧冶子,要他为自己造剑。

“大王说了,要五把宝剑,限期一年。”越王特使下了命令。

欧冶子有些不太高兴,因为来人不仅态度恶劣,而且不给报酬。虽说现在钱有的是,为自己的国君作点贡献也没有什么。可是,国君也不能因为别人爱国就欺压别人啊。

欧冶子不想给越王铸剑,问题是,如果不给越王铸剑,就只能逃到楚国去,可是背井离乡终究不是什么好事,何况楚国也不是太安定。

“算了。”欧冶子最后还是决定给越王铸剑,不过再花那么大工夫铸铁剑就不会干了,要铸,只能铸铜剑。

对于欧冶子来说,不干就不干,既然要干,就一定要干得最好,以免坏了自己的名声。欧冶子在湛卢山(今福建松溪县)建炉开工,再造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