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无射是个钟(第4/4页)

“施政就像奏乐,奏乐要求和谐,和谐要求均平。有和谐均平的音声,便有繁衍增殖的财物。如果耗费财物、疲惫民众来放纵个人的淫欲之心,入耳之音既不和谐,所奏之乐又不合法度,不仅无益于教化,而且离散民众、激怒神灵,这就不是臣所得知的事了。”

说来说去,伶州鸠想要说的其实也很清楚了:您就别造这大钟了。

“切。”周景王听得翻白眼,心说找你来坚定信心的,谁知道你也跟老单一个心眼,你歇着去吧。

【和谐的钟声】

谁劝也没有用,周景王还是铸了无射大钟。

两年时间,整整用了两年时间,周景王终于铸成了大钟。为此,周景王召开了无射大钟首撞仪式,邀请了天下诸侯都来。诸侯们纷纷派遣特使前来祝贺,就好像祝贺周王登基一样。

首撞仪式进行得非常成功,无射大钟的第一次撞击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低沉而恢宏,整个洛邑城回响,震塌民房三十座。

“正点,正点啊。”各国使臣赞不绝口,都称赞这无射大钟声音洪亮,音律正确,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特点。同时,各国使节们认为,无射大钟的成功铸成标志着周朝铸造技术的一个新的起点,周朝必将以此为标志而重新兴旺发达,从繁荣走向更加繁荣。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大王必将因为这个无射大钟而名垂千古。”郑国使节发言。

“听到无射钟声,我们仿佛回到了武王和成王的时代,大周朝复兴有望啊。”鲁国的使节看上去似乎很兴奋。

“无射大钟,让全世界听到了周朝的声音。”晋国使节的发言有点敷衍了事。

“无射,不错,果然是华夏正宗的产品,就是正啊。”连楚国也派出了使者,并且拍了拍马屁。

周景王的心情好极了,他已经暗自决定,在临死之前会要求自己获得“无射”的谥号,也就是说,自己今后就是“周无射王”。

首撞仪式圆满结束,被称为“空前绝后的成功”。

这个时候,周景王想起单穆公和伶州鸠来了,他不敢惹单穆公,于是把伶州鸠找来,要拿他找个乐子。

“老鸠啊,你不说钟声会不和谐吗?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无射大钟的声音很正,你怎么说?”周景王问伶州鸠,一脸得意的笑容。

“大王,你还是不明白和谐是什么意思啊。”伶州鸠回答。

“这话什么意思?”

“大王制作乐器,如果老百姓非常高兴,这才是和谐。现在花费了大量财物,老百姓被折腾得够呛,眼下怨声载道,这怎么是和谐呢?老百姓都喜欢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老百姓都厌恶的事情,很少有不失败的。所以,谚语说:‘众口成城,众口铄金。’三年里面两次劳民伤财,如果全都成功,那天理不容。所以,怎么说至少也要有一件是要失败的。走着瞧吧,这无射大钟和谐不了几天。”伶州鸠说话没客气,说得很难听。

“算了算了,你老年痴呆吧你?回家去吧回家去吧。”周景王被扫了兴,把伶州鸠给赶走了。

伶州鸠,一个退休老艺人,并没有一味歌功颂德,却充满了正义感。

实际上,春秋时期的艺人们普遍具有正义感,与如今的德艺双馨们完全不同。

伶州鸠,为我们贡献了两个成语:众口成城,众口铄金。

第二年,无射大钟的声音就不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