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中央要乱了(第4/5页)

老聃摇了摇头,轻轻地擦掉溅到脸上的菜汤。

“我看,算了吧,别争这些了。当初王室东迁的时候,人家小宗出了很大的力。俗话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只要自己过得去,就不要争那么多了。”老聃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不支持王子朝。

王子朝瞪了他一眼,这话他不爱听。

“老先生,别说这些废话了吧,咱们直来直去。我们准备跟小宗决战,一举歼灭他们,怎么样,你是不是加入我们?一旦成功,您就是司空,怎么样?”宾起插话了,他是个性急的人,索性把话说明白了,还带着利诱。

老聃愣了一下,老了老了的,还弄出这种事情来。再年轻二十岁,或许还考虑下。

“那,先预祝你们成功吧。不过,我老了,不中用了。再说了,能吃饱饭我就满足了,没什么志向,你们还是去找有志向的人吧。再者说了,夫惟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打打杀杀这种事情,我不赞成,还是和谐的好。”老聃拒绝了,因为这跟他的理论差得太远。

“你决定了?”宾起恶狠狠地问。

“我什么也没有决定。”老聃说。

老聃的话很明白,依然不愿意加入王子朝的阵营。

“王子,杀了他灭口。”宾起不再理睬老聃,转而向王子朝建议。

老聃心中咯噔一下,心说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没招谁没惹谁,知足常乐,结果还是这么个下场。

“算了,老先生是个老实人,既然有胆量拒绝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出卖我们呢?”王子朝拒绝了宾起的建议,把老聃送走了。

回到家中,老聃长出一口气,总算放下心来。不过随后,他又为国家担心了。

“唉,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道德经》)。”老聃哀叹。看来,和平就快过去,兵荒马乱的日子就快到来了。

【寻求国际支持】

王子朝知道,单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对付不了小宗的,就算王族和大宗团结起来,也没有胜算。要对付小宗,必须寻求外援。

寻求哪里的外援?

王子朝作过一个分析,逐一进行了排除。

晋国是不可能依靠的,因为晋国和单家的关系这些年来一直很铁,而刘家和晋国范家已经结成世代姻亲。

楚国也不可能依靠,现在的楚国是楚平王时期,根本无心也无力争霸,王室的事情动不动会惊动全世界,楚平王没有胆量介入,这是其一。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请楚国帮忙,那就等于立即宣布背弃了中原诸侯,得不偿失。

齐国呢?齐国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齐国人有办法肯出力而且跟晋国人明争暗斗,同时也很讨厌小宗。可是问题是,齐国人太远,远水不解近渴。

宋国人不行,太弱;卫国人也不行,他们就是晋国的跟班。吴国人呢?更不行,一来他们是蛮夷,二来也是太远。

算来算去,只有郑国最合适。

所有诸侯国中,就属郑国跟王室的血缘关系最近,当然,这并不重要。郑国的优势在于紧挨着王室的地盘,随时可以出兵。而且,现在郑国是子产执政,敢想敢干还有办法,就算是晋国人也对他敬畏三分,说不准他们能帮上忙。

于是王子朝派人前往郑国,暗中找到子产寻求帮助。

“这事情我们愿意帮忙,不过必须从长计议,争取晋国六卿中至少一半的支持,这样才能避免晋国介入。所以,不要急,我们先制定一个计划。”子产的答复非常令人鼓舞,既然子产答应的事情,他一定会全力去做。

王子朝非常高兴,信心大增。

可是,美梦容易醒,就如美人容易跑一样,世间的好景总是不长。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从郑国传来一个噩耗,子产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