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占星算卦(第4/5页)

“真的?”

“主公,咱们今天晚上就别睡觉了,我陪着你,咱们就看看他动还是不动。要是不动,主公您就杀了我。”

当天晚上,宋景公和子韦真的整夜未眠,盯着星星看。还好,晚上没有乌云,随时能够看见星星。火星真的移动了吗?

一切都如子韦所说的那样,火星当晚移动了三次。

宋景公活了六十四岁,等于在那之后又活了二十七年。

这件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史记》也有记载。

归结春秋及以前的星象学,并没有科学道理可言。不过,星象学对于中国历法贡献极大,并且对于考古有非同寻常的利用价值。

譬如周武王灭商,周朝史官史佚记录下了在这一激动人心时刻天空上的星座和月相,命铸铜匠在利簋上浇铸下“岁鼎克闻夙有商”的铭文,依据这一记载,可以断定周武王克商的准确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后来占星术逐渐衰落,被《周易》卜卦所取代。不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还常常“夜观天象”,但是好像观察得就比较简单,往往是看见“一颗大星坠落到了某地某地”,与春秋占星术相比,就有点小儿科了。

【《周易》与卜筮】

既然说了春秋时期的占星术,顺便也说说春秋时期的卜筮。

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音诗)草称筮(音是),合称卜筮。卜筮从上古就有,而《易》最早实际上就是卜卦。

卜的方法简单介绍一下,那就是取龟甲,上钻九个孔,占卜时在孔中插入干草点燃,龟壳受热产生裂纹,再根据裂纹的形状来进行解析。商朝以前,龟壳为一次性使用,到了周朝,则反复使用。

筮的方法略复杂,不作具体介绍。主要是通过一种固定程式的抽取过程,确定蓍草的数目,一共六次,得到六个数,称为六爻。六爻依次排列之后,就能得到一个或者两个卦象,然后根据卦辞进行解释。

一般来说,只有家国大事才会进行卜筮,而且,无疑不卜,不要平时没事吃饱了撑的去卜筮。

到后世,基本上不用龟和蓍草,而用铜钱占卜了,这是后话。

周初,周武王伐商之前曾经占卜,结果卦象为不吉,当天暴雨。所有人都很害怕,只有姜太公把龟甲蓍草砸个稀烂,然后劝告周武王:“我们是奉上天的意思讨伐无道,不要让这些烂骨头破草阻止我们。”

之后,周武王发兵,灭了商朝。

按理说,姜太公已经把卜筮说得一无是处并且证明了卜筮没什么用,大家就该放弃卜筮了。可是事实上是,整个周朝依然盛行卜筮。

《左传》中有关卜筮的记载很多,关于以《周易》卜筮的记载共有十三条,还有五处引用《周易》来论说事理。卜筮的高手有卜偃、辛廖、史苏等等,可见卜筮这样的工作通常由卜官或者史官来做。而且,不仅周王室、鲁国这样的正宗周文化使用,晋国甚至楚国都大量使用。俨然,卜筮是中原文明的一种象征。

《周易》占卜是迷信还是科学,说法不一,不去判断。依笔者所见所闻,确有很多神奇之处。

《左传》中对卜筮的记载,同样有灵有不灵,有信有不信。

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卜了一下,不吉;筮了一下,吉。晋献公说了:“筮比较准。”其实,他早就定了要立骊姬为夫人,卜筮不过是做个样子。

同样,楚灵王想要占有天下,卜了一下,不吉。楚灵王把龟壳扔在地上,对天喊道:“这点小小要求都不满足,老子自己去夺过来。”

基本上,多数情况下卜筮都是做样子,如果是吉,那就名正言顺;如果是不吉,学姜太公就是了。

《史记》中有“龟策列传”记述卜筮。

到了唐朝,唐朝第一名将李靖在《李卫公问对》中曾经跟唐太宗谈到占星卜筮这一类东西。按李靖的说法“天官时日,明将不法,黯者拘之”,所有这些占星卜卦,与装神弄鬼一样都属于“兵家诡道”,都是拿来骗人的,真正的名将是根本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