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占星算卦(第2/5页)

说完,子皙转身,气哼哼地走了。

“跟我斗,哼。”良霄得意地笑了。

子皙不是好惹的人。

从良霄家回来,子皙越想越窝火,最后一拍桌子:“他大爷的,欺负到我头上了,老子跟你拼了。”

子皙说到做到,一边分发皮甲,武装家兵,一边通知驷带,让亲侄子出兵增援,同时还通知了子皮和子石。

三大家族如果合兵,在郑国是没有人能抵挡的。

驷带没有犹豫,立即准备出兵。

这一边,良霄还完全不知道那一边已经摩拳擦掌了。

内乱,随时到来。

关键时刻,子皮出面了。

子皮首先劝住了子皙和驷带,然后又去良霄家调解。良霄听说子皙和驷带要来攻打自己,也吓了一跳,如今子皮亲自来调解,他也乐得顺坡下驴。

于是,当天晚上,子皮召集了郑国所有的卿大夫到良霄家,所有人作证,良霄和子皙握手言和,举行盟誓。

“哼,这样的盟誓能管几天?《诗经》里说得好:‘君子屡盟,乱是用长。’盟誓越多,反而越乱。”大夫裨灶私下里断言。

“那,你怎么看局势发展?”然明对裨灶十分信服,于是讨教。

“良霄专横跋扈,不自量力,最终完蛋的一定是他。”

“他完蛋了,谁来执政?”

“还用说,肯定是子产啊。”

“子产执政,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啊。”

“是啊,如果不是子产,郑国恐怕就要成为历史了。”

裨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然明这样本身就很贤能的人对他竟然也这么信服呢?

说到裨灶,就要来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的占星术了。

裨灶,是最早有记载的占星术专家,也被称为中国占星术的祖师爷。

【占星术】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研究天上的星星,认为天与地是对应的,所以星象能够预测人间的事情。

据《史记》记载,关于星象学,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之后历代都有发展。不过,关于星象学的记载多半佚失,至今留存最早最完整的反而是《史记》了,其中的《史记·天官书第五》对中国古时的星象学有非常详尽的记载。

按古时的星象学,天上的星星都对应着地上的人物、器具、地方等等,决定着人世间的祸福兴衰和喜怒哀乐。譬如,我们常说的二十八宿,就代表了中原的二十八个地区。

因此,星辰的运动,往往就昭示着相对应的人物、地区或者国家将要发生什么。

春秋时期,用得比较多的是岁星。

岁星是哪颗星?也就是木星。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木星为最大,其质量是所有其他行星之和的两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于是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

除了十二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称呼)。它的计量方向和岁星运行的方向相反,即自东向西。

由于十二地支的顺序为当时人们所熟知,因此,人们又设想有个天体,它的运行速度也是12年一周天,但运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这个假想的天体称为太岁。当岁星和太岁的初始位置关系规定后,就可以从任何一年岁星的位置推出太岁所在的辰,因而就能以十二辰的顺序来纪年。

木星绕天一周,实际上不是十二年,而是11.86年,所以每隔八十二年就会有一个星次的误差,叫做“超辰”或是“超次”。

春秋时期星象学中,岁星的位置代表了不同的国家,岁星的运行以及与其他星体的相对位置也就对不同的国家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