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五章 大战前戏(第2/5页)

“不过我觉得,栾书说得也有道理。”赵朔说话了,赵朔的性格不大像他父亲,倒更像赵衰,他不像其他赵家人那么嚣张,说话要客观得多。

晋国的将军们一通争吵,不了了之。

皇戌摇摇头,告辞回去了。

“俗话说,不怕杀错人,就怕站错队。两位,赶紧分析下,这晋楚两国到底会不会打,如果打,谁胜谁败。事关国家存亡啊,要是分析得不准,站错了队,到时候再玩肉袒可就不灵了。”郑襄公对公子偃和皇戌说,忽悠完了,现在又面临站队的问题。

公子偃和皇戌对视一眼,公子偃说:“那我先说吧,楚国人肯定是要打的。理由很简单,令尹孙叔敖说不打,嬖人伍参说打,楚王就听了嬖人伍参的话,明摆着嬖人伍参是在替楚王说话的。”

郑襄公点点头,表示同意。

“晋国人有想打的,有不想打的,主帅说话都不算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打,算他们好彩;如果打,一触即溃。”皇戌说。对于晋国的权力斗争,他听说过,但是看到之后才发现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厉害。

“这么说,我们要坚定地站在楚国一边了?”郑襄公问。

“不是坚定,是无比坚定。”公子偃说。皇戌点头支持。

“那好,你去楚军大营,请求出兵与楚军协同作战。”郑襄公做出了决定。

是郑国人太势利了吗?不是,是晋国人让郑国人太失望。

自古以来,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如果小国纷纷背叛自己,那就应当反思自己是不是权力斗争太过分了。

【庄王继续作秀】

晋楚两军在荥阳以北形成对峙,晋军驻扎在敖、鄗两山之间(今荥阳北),三军各自扎营,荀林父也没有办法。是进是退,没有定论。

楚军在南面扎营,三军相连,号令统一。

公子偃前来,找到楚庄王,主动要求协同楚军作战,并且将皇戌在晋军中的所见所闻一一作了汇报。当然,公子偃不傻,他当然不说皇戌是去忽悠晋国人进攻楚国人,而说成是皇戌去劝晋国人撤军。

“不必了,你们被围三个月,很多事情等着要做呢,我怎么忍心再劳烦你们?”楚庄王婉拒了,把公子偃感动得几乎流出泪来。

公子偃回去把情况一汇报,郑襄公也感动得差点落泪了。

“人家这么诚心对待我们,我们还忽悠人家,不应该啊。”郑襄公感慨。

送走了公子偃,楚庄王心里更有底了。可是,他也知道,晋军不是吃素的,要做到万无一失,还需要更多的准备。

“召开前敌会议。”楚庄王召集三军将领,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布置。

一众将领到齐,楚庄王并没有告诉他们郑国请求协同作战的事情。

“各位,如今楚晋两军剑拔弩张,大战就在眼前。不过,昨晚我梦见了成得臣,他告诉我说晋军十分勇猛,劝我不要跟晋国人作对,因为我们永远也不能战胜晋国人。我想,干脆我们趁着他们还没有发起进攻,今晚上撤退回去,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庄王上来这么一段,大家都给听愣了。

“大王,三军将士憋足了劲要和晋国人大战一场,怎么能逃?”子反第一个反对,不等别人说话,先吼了起来。

“哎,我也知道你们不服气。想想当年成得臣,那也是百战百胜的名将,可是遇上晋国人,不也被打得满地找牙?如今,先轸、魏犨等人虽然不在了,可是他们的后人还在啊。我看,还是撤军吧。”庄王还是坚持撤军。

“大王,我们愿与晋国人血战到底。”大夫熊负羁挺身出来,反对撤退。

“令尹,你看呢?”庄王故意问孙叔敖。

“我觉得,撤军为上。”孙叔敖回答。

孙叔敖话音刚落,只见三军将领呼啦啦站起来十多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