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四章 楚庄王的陷阱(第3/5页)

郑襄公有些愕然,他想不到楚庄王这样轻易地就放过了自己。

“传令,大军后撤三十里扎营,不得骚扰郑国军民。”楚庄王下令撤军,然后对郑襄公说:“贤侯请起,这事情不怪你,我在楚军大营等郑国使者过来结盟。”

楚庄王走了,郑襄公眼含热泪,他感动啊。

“名不虚传啊,楚王比晋国人够意思多了。”郑襄公的泪水忍不住还是掉了下来。

于是,楚国与郑国结盟,楚国派潘尪进城递交盟书,而郑国派郑襄公的哥哥子良前往楚国做人质。

由于楚军仅仅是包围了荥阳,而对其他地方秋毫无犯,因此郑国的春耕损失不大。

尽管郑国归顺了,但楚庄王并不是太高兴,因为他认为自己比耐心比输了。

“文化底蕴哪,还是晋国比较厚啊,他们的耐心怎么就那么好呢?”楚庄王感慨。

出兵三个多月,如果就这么回去了,岂不是很没有面子?庄王有点郁闷,怎么办呢?孙叔敖给出了个主意:“大王,咱们不妨再向北走走,到黄河边上,饮饮马,盖个庙什么的,也算向对面的晋国人示个威,那不是也很有面子?”

楚庄王想想,到这时候了,也只有这样了。

于是,楚军休整三天之后,班师向北。

还没动身呢,派往晋国的间谍回来报告了:“大王,晋国军队出动了。”

楚庄王吃了一惊,算算日子,笑了:“他奶奶的,晋国人的耐心也不比老子强啊。”

“再探再报。”楚庄王下令,一面按照既定计划向北。

等楚军来到郔这个地方的时候,探马回报:“晋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郑国境内。”

“啊,这么快?”楚庄王大吃一惊,他想不到晋国人竟然这样神速,难道他们已经下定了与楚军决战的决心?

到这个时候,庄王有些犹豫了。

我们来看看晋国人,他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窝囊的荀林父】

如果早知道郑国已经投降了楚国,荀林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兵的。

三军出动,三军帅佐分别是:中军荀林父和先縠,上军士会和郤克,下军赵朔和栾书。三军大夫分别是:中军赵括和赵婴齐,上军巩朔和韩穿,下军荀首和赵同。行军司马依然是韩厥。

晋国大军由荀林父统领,一路南下,来到黄河边,对面就是郑国。就在这个时候,对面划过来一条小船,晋国的间谍回来报告了。

“报告主帅,楚军已经攻破荥阳,楚郑两国签署了和平协议,楚国派潘尪与郑国结盟,郑国派子良去楚国做人质了。”间谍把最近的情报汇报给了荀林父。

荀林父急忙召集三军高级将领,通报了情况,然后说:“本来我们是来救郑国的,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咱们再去,就成了攻打郑国了,还去干啥?再说,咱们原来是来跟楚国打的,如果楚国走了,咱们再去,不是很没面子?”

荀林父的意思,回家去吧。

士会第一个表示拥护,因为他知道以目前的状况,根本没有可能与楚军对抗。

“各位,楚国很强大,楚王很英明,楚军很勇猛。他们讨伐郑国,是因为郑国背叛他们,如今郑国顺从了,他们就宽恕郑国,这是很有大国风范的。我听说楚国在楚庄王的英明领导下,在以孙叔敖为首的大臣们的全力治理下,如今已经国强民富、文明发达了,不再是从前那个不知礼节的蛮子国家了。所以,对这样的国家,能不和他们开战就不开战吧。”士会说的道理尽管有些大,却是事实。

对于荀林父,不服气的人很多,但是对于士会,所有人都很尊重。所以,士会附和之后,大家都没有说话。基本上,就算达成了撤军的共识。

荀林父正要宣布撤军,有人说话了,荀林父最担心的那个人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