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资本主义”齐国(第2/4页)

管仲的福利制度共分为九种,第一叫做老老,第二叫做慈幼,第三叫做恤孤,第四叫做养疾,第五叫做合独,第六叫做问病,第七叫做通穷,第八叫做振困,第九叫做接绝。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老”官,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个儿子免除兵役,官府三个月送一次肉;八十岁以上,两个儿子免兵役,每月有肉送;九十岁以上,天天有酒肉送。所有老人去世,国家负责丧葬费用。这叫老老,用句时髦的话——晕,我们现在七十岁以上也就享受坐公共汽车不买票而已。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幼”官,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三个小孩的就可以免除征收的布帛,五个小孩的政府配备保姆,发给两人份额的粮食,直到孩子长大。再晕,这叫慈幼。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孤”官,凡是孤儿,有亲戚邻里收养的,收养几个就免几个兵役,“掌孤”官定期了解孤儿收养情况,必要时进行救助,这叫恤孤。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养疾”官,对于那些因为各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住进国家设立的“疾馆”生活,由国家负责养活,直到去世。这叫养疾,就是福利院制度。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媒”官,负责撮合鳏夫和寡妇,给他们田宅,三年之后还为其中的男人提供公职。这叫合独,多么人性化的管理啊,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他们有这项制度吗?

所谓问病,就是凡士民有病的,由官府来加以慰问:九十岁以上的,每天一问;八十岁以上的,两天一问;七十岁以上的,三天一问;一般病人,五天一问。重病的,向上报告,国君亲自慰问。所谓通穷,就是若有贫穷夫妇没有住处的,贫穷宾客没有粮食的,其所在乡里要及时上报。所谓振困,就是凶年的时候,官府发放仓粮来救济百姓。所谓接绝,就是对烈士亲属给以抚恤。

齐国真是个福利社会啊,怪不得大家纷纷移民齐国。

【第十四,监察巡视制度】

什么都做了,效果怎样?这需要监察巡视。管仲规定了八观,就是从八个方面去监察巡视这个国家的情况。

巡视一个国家的田野,观察它的耕耘状况,计算它的农业生产,这个国家的饥饱状况就知道了;巡视一个国家的山林湖泽,看看它的桑麻种植,计算它的六畜,国之贫富,就能区分出来;观察一个国家的宫室、车马、衣服,国之奢俭,就能区分出来;考察灾年的饥馑情况,计算服役的人数,看看楼台亭阁的建设,计算财政开支的费用,国之虚实,就能区分出来;考察国家的风俗,了解人民怎么接受教化,国之治乱,就能区分出来;来到朝廷,观察君主的左右,了解百官的情况,看朝廷重视什么和轻视什么,国家的强弱就能区分出来;根据君主的立法出令和从政治民的情况,国之兴灭,就能区分出来;估量敌国和盟国,了解君主的想法,考察他们的农业和财力,国之存亡就能够确定。

【第十五,干部选拔制度】

在人才培养和干部选拔方面,管仲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监督制度;设立了“庭燎待士”,并配套以“赋禄以粟”制度,还提出了“官事无摄”的主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推行了“三选法”的官吏选任制度。

三选制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环节:一是乡选,即各乡乡长,各属大夫将本乡、本属内符合任官条件的人才选出,上报国君。二是官选,即把各乡属选出的贤才俊士分配到有关的衙门实习做事,实习期满后,由衙门长官选择其中的优秀者,并写出鉴定书上报国君。三是君选,即国君亲自选拔。

官选出来的人,有衙门长官的鉴定书,又到原籍查验了历史根基,都确信无疑了,国君便将此人召入宫中进行面试策问。一般是当场提出一些治国理政的疑难问题,让其说出解决办法,若国君满意其回答,便可任命为高一级的官吏,有的还可以做上卿的助手。这就是君选。三选制的特点是将推荐与选拔相结合,政绩与策问相结合,再经过由上而下的往复考察过程,把那些既有治国牧民理论,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文人和武士们选拔出来,任以为官,这样就使姜太公的尊贤尚功路线有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