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天崩地裂(第2/18页)

诚然,将70年代至90年代之间的经济困难,拿来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难题相比,在方法上自然有其缺陷;虽然在这个新的20年里,另一场“经济大萧条”的恐惧时时萦绕人们心头。“有没有可能再来一次?”许多人都这样问。尤其是在1987年时,美国(及世界)股市一场极具戏剧化的大跌,以及1992年国际汇兑发生危机之后(Temin,1993,p.99),忧心之人更多了。1973年开始的数十年危机,其实并不比1873年后的数十年间更接近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意义(虽然1873年那段时期也被人视作大萧条),这一回,全球经济片刻也未崩溃——不过当黄金时代于1973—1975年结束时,的确有几分类似古典的循环性萧条。当时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工业生产在短短一年之内骤降一成,国际贸易则跌落13%(Armstrong,Glyn,1991,p.225)。黄金时代过后,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虽然持续增长,可是比起之前的大好时光,速度显然缓慢许多,只有某些“新兴工业国家”(多数位于亚洲,参见第十二章)是例外,后者进行工业革命的历史甚短,自60年代才开始。但是总的来说,一直到1991年,先进经济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始终在增长,只有在景气萧条的1973—1975年和1981—1983年间,两度稍微受到短暂停滞的干扰(OECD,1993,pp.18—19)。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即国际工业品贸易,也在继续增加之中,进入80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其加速增长之势甚至可与黄金年代媲美。到“短20世纪”的末期,发达资本主义世界国家的富庶程度与生产力,总体来说,甚至远超过70年代初期,而依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全球经济,此时也比当年更为活跃。

但在另一方面,世界上另有一些角落的状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在非洲、西亚,以及拉丁美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完全停止增长,到了80年代,多数人反而变得比以前贫穷。这10年当中,非洲及西亚的产量多数时候都在走下坡路,而拉丁美洲则在最后几年也陷入同样境地(UN,World Economic Survey,1989,pp.8,26)。对这些地区而言,80年代无疑是它们严重不景气的时代。至于在西方原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地区,80年代始终保持着差强人意的增长幅度,可是1989年后完全崩溃。它们陷入的危机险境,若以“大萧条”命名倒很合适。进入90年代初期,这些国家的状况甚至更惨。从1990年开始到1993年4年之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年跌落,其跌幅分别为17%(1990—1991)、19%(1991—1992)、11%(1992—1993)。波兰经济到了90年代初期虽然开始多少转趋稳定,可是纵观1988—1992年间,波兰的国内生产总额总共锐减了21%以上。至于捷克,则减了20%;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更惨,损失高达三成甚至更多。综观这些国家在1992年中期的工业生产,只有1989年的半数到三分之二之间(Financial Times,1994年2月24日;EIB papers,November1992,p.10)。

焦点转向东方,情况则完全相反。就在苏联集团经济纷纷崩溃解体之际,中国经济却开始了惊人的增长跃升,对比之强烈,再没有比这个更令人称异的现象了。在中国,事实上再加上自70年代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地图上最充满活力的一个角落(东南亚及东亚的大部分地区)在内,“萧条”一词,可谓毫无意义——说来奇怪,90年代初期的日本却不在这些幸运国家之列。然而,尽管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在繁荣增长,其中的气氛却不轻松。凡是资本主义在战前世界最为人指责的缺陷,如“贫穷、大量失业、混乱、不稳定”等,本来在黄金时期已被扫除长达一代时间,1973年后却开始重现。经济增长,为严重的不景气一再打断,先后计有1974—1975年、1980—1982年,以及80年代结束时三次,规模之大,绝非“小小的景气萧条”所可形容。西欧地区的平均失业率由60年代的1.5%猛升为70年代的4.2%(Van der Wee,p.77)。在80年代末期景气繁荣的最高峰,欧共体的失业率,竟然平均高达9.2%,1993年更爬升到11%。半数失业人口的赋闲时间甚至超过一年,更有三分之一长达两年以上(Human Development,1991,p.184)。问题是黄金年代的战后婴儿潮已经过去,潜在的就业人口本应不再继续膨胀,而且不论年头好坏,通常年轻人的失业率也都高于年纪较长者。在这种情况下,永久失业率若有任何变化,照常理应该呈缩减之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