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桓温对前燕的北伐(第4/8页)

如前所述,在东阿段济水与黄河相距不远,中间有四渎口相通。而荀羡本传未载其进入黄河,可能当时四渎口已经淤塞。但南方舰船进入东阿段济水之后,再疏通四渎口,进入黄河已是非常便捷了。所以三年之后,晋军水师已经能从泗水驶入黄河:升平三年(359年),燕军再度威胁河南,《晋书·穆帝纪》:“冬十月,慕容儁寇东阿,遣西中郎将谢万次下蔡,北中郎将郗昙次高平以击之,王师败绩。”《晋书》的穆帝纪和荀羡本传都未载晋军水师动向,但《宋书》的《五行志》《天文志》却都有明确记载:

晋穆帝升平三年……十月,北中郎将郗昙帅万余人出高平,经略河、兖;又遣将军诸葛悠以舟军入河,败绩。[19]

《宋书》卷二十四《天文志二》作诸葛攸,《晋书》卷十三《天文志下》从之。诸葛攸从兖州北上入黄河,必然是从泗水—济水航道而上,这说明到359年沟通黄—济的四渎口已经再度开通。当然,这次战役晋军失败,河济地区被前燕占据。到十余年之后,桓温伐燕时重新借助这条航道。这条由洸水、汶水改造成的南北航道此后便取代了东西向的荷水,成为沟通泗水与济水的新通道。

第三节 桓温伐前燕

356年晋军的北伐成果是暂时的。此时北方的前秦和前燕政权都开始扩张,数年时间内,东晋势力被再次压回淮河一线。而随着桓温在荆州坐大,也希望建立北伐功业,以便压倒东晋内部的竞争者。到369年,桓温发动了对前燕的北伐。

桓温的部署及其以往的教训

在桓温北伐之时,北方的前秦定都长安,核心区为关中;前燕建都邺城,核心区为河北。前燕已基本控制河南和青州(山东半岛)地区,西南方甚至占领了鲁阳,威胁南阳地区。东晋则依托淮河,在北岸仅保留彭城等少数据点。

桓温对进攻前燕的部署是:自己率晋军主力从彭城北上,驱逐兖州方向的燕军,从此前荀羡、诸葛攸开通的泗水—济水航道进入黄河,并渡河攻击燕都邺城;豫州刺史袁真带领西路晋军从寿春(寿阳)北上,解决河南地区的燕军,占领荥阳后疏通石门水口,恢复汴水流量,为进入黄河的桓温主力提供第二条补给通道。[20]从这个部署可以看出,当时汴水上游的石门水口已经被阻塞。此时距离356年戴施从汴水进攻洛阳仅十三年,自然淤积未必这样快,所以很可能是燕军进占河南之后,为了防范晋军北伐而有意阻塞了石门水口。如果没有从石门流入的黄河水,仅凭在河南段的有限流域面积,汴水是无法保证通航水量的。

这个计划中两路晋军分别北上,占据泗水、汴水通向黄河之处,保证了从彭城通向黄河的两条水道都可使用,前线晋军有可靠的后勤补给。这也是桓温以往征战成败的经验总结。前文已经谈及,356年桓温主力从襄阳、南阳出发,驱逐姚襄武装克复洛阳,就得益于戴施军队维持着汴水航道的畅通,使桓温军在破败萧条的河南地区仍能得到从东南徐州方向运来的军粮。这是后勤保障胜利的例证。

此外,桓温也曾有因后勤不力而失败的教训,即永和十年(354年)的出征前秦苻健之战。当时桓温军队出发的荆州属汉江流域,而前秦所在的关中为渭水流域,两地间有分水岭阻隔,无法通航。桓温军队溯汉水及其支流均水至淅川,然后弃舟登岸,取武关道穿越秦岭,无法携带足够的军粮。[21]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桓温计划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准备在关中地区征集粮食。他将出征日期定在二月,[22]在四月进入关中,而五月正是小麦收获季节,便于征集军粮。但苻健政权采取了提前收割小麦、坚壁清野的策略,[23]加之当年小麦年景不利,几乎绝收,[24]使晋军无法征集到足够的军粮。桓温与秦军在长安郊外相持到六月,未能取得决战胜利,被迫因粮尽撤退,伐秦之战宣告失败。严格说来,当时桓温在关中驻军两个月,有足够的时间与秦军决战。他迟疑畏战而拖延到粮尽,不能全赖后勤因素。但他主要从后勤保障这个角度总结伐秦教训,所以在制定伐燕计划时,坚持两路并进,开通两条进入黄河的航道,以保障后勤供应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