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汪大渊与其他往来东西的海内外旅行家

(一)海外旅行家

元代东西交通大开,循海路往来于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些旅行家中,有许多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其中最为著名的外国人有好几位。

1.不阿里

元代另一名著名回回海商是马八儿人不阿里(Abu‘Ali)。不阿里原名撒亦的(Sa’id),祖籍西域哈剌哈底。(注:即今阿曼东南角之故城Qalhat遗址。哈剌哈底为Qalhat之音译。)其祖先是专营波斯湾与南印度贸易的回回海商。他一家于宋末离开故土,移居西洋,即印度南部东南岸之马八儿,以贾贩为生,积累了大量财富。撒亦的之父名不阿里,受到马八儿国王五兄弟的信任,被称为“六弟”。马八儿国王习惯于其父亲名字“不阿里”称呼他,而他的本名撒亦地反而不大为人所知。

不阿里的家族居于印度南端,亲眼目睹东亚的宋朝与西亚的黑衣大食这两个强大一时的政权竟被蒙古人消灭。印度的回回海商无论赴波斯湾,还是到中国贾贩,都必须与蒙古当局打交道,这让不阿里感到极为震动。为保护自己的海外商业利益,他自作主张派出一名回回人札马剌丁入元朝贡,此外还向远在波斯的蒙古伊利汗阿八合、哈散遣使通好。凡元廷或伊利汗国的使臣航海往来途经马八儿时,不阿里均为之准备舟楫,补充给养。不阿里私下向元朝遣使的做法,引起了马八儿统治者的不满。他们抄没了不阿里的家产,甚至准备处死他。不阿里以诡辞狡辩方得免。

不阿里在海外为蒙古政权效力的事迹,由航海往来于途的元朝使臣传到元世祖忽必烈那里。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廷命使臣别铁木儿等人携诏书赴马八儿召不阿里入元。不阿里舍弃家产,率百名随从来到中国。因不阿里在马八儿曾被其国王称为“六弟”,故入元后以马八儿王子自居。后来不阿里逝于福建泉州。(注:刘敏中:《不阿里神道碑铭》,《中庵集》卷4,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册92,第302—305页。)

2.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

马可·波罗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Venice)的一个商人家庭。其父尼科洛和叔父马泰奥都是商人。马可·波罗幼时,其父亲和叔父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元世祖忽必烈,还带回了世祖致罗马教皇的信件。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其父亲和叔父带着教皇的复信再次赴中国,马可·波罗随行,途经中东、中亚与新疆,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1292年,因波斯的蒙古宗王妃子去世,1292年元世祖下令选取女子阔阔真送赴波斯成婚,马可·波罗一家随行。同年深秋,他们从泉州乘远朝官船启行,历经南海、印度南部、斯里兰卡、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在波斯登陆。马可·波罗归国所行的路线,几乎就是一百余年后郑和和他率领的宝船队的主要航线。

1295年,马可·波罗一家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又名《东方闻见录》)。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各种文字的119种版本。《马可·波罗游记》不仅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为闭塞的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后来欧洲人的大航海的动因之一,就是为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东方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