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洋(第4/4页)

(三)西洋人

《岛夷志略》“旧港”条提到当地土地肥美,或云“一季种榖,三年生金,言其榖变为金也”。后来“西洋人闻其田美,每乘舟取田内之骨,发归彼田为之脉而种榖”,因此“旧港之田不复生金”。(注:汪大渊:《岛夷志略》,苏继庼校注本《岛夷志略校释》,第187页。)泛舟至旧港取土的当为马八儿人或俱蓝人。

(四)西洋国

元末明初周致中曾著有《异域志》,书中提到一个“西洋国”,说“在西南海中,地产珊瑚、宝石等物”。同书在“虎六母思”(忽鲁谟斯)条中又说,“其国地西南海中。回纥之国。其地至热,出番布珍宝,与西洋国颇同。”(注: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第23页。)同书“黑暗国”条述曰“地产犀牛,与回鹘同,即南海中回回也,未尝入中国,其俗皆与西洋同”。(注:同上书,第30页。)这里所提到的“西洋国”,校注者陆峻岭认为就是“古里”,即元代之俱蓝。此说乃本于《岛夷志略》。如前所述,元代的“西洋国”应当指不阿里的祖国马八儿(注:参见拙文《“东洋”与“西洋”的由来》,见本书第13页。)、俱蓝(古里)和南印度。

元以后“西洋”的概念继续为中国人袭用,但其意义与元代相较有了一些区别,其地理范围各书记载也不一致。《东西洋考》中的“西洋”,约相当于宋元时代的“小西洋”的概念。而宋元时代南印度的汉名“西洋”在郑和时代被称为“西洋锁里”。元代“西洋”兼指古里或印度南部其他地方的意义在明清两代继续使用。如巩珍《西洋番国志》在“古里国”条中说:“古里国,此西洋之大国也”。(注:向达校注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页。)此外“西洋”在明代又兼指印度和印度以西地域,这一点广为人知,此处不赘。

“西洋”的称呼一直沿用到清代。清康熙时水师将领陈伦炯把印度称为“小西洋”。(注: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海国闻见录〉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61—62页。)

《大清会典》多次提到康熙年中“西洋国”的入贡,并说“西洋国在西洋海中”。这里的“西洋国”仍然是指印度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