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过去,在远古的时候,使用正月安排在孟春的历法。正月时节,冰融河开,冬眠的蛰虫苏醒,大地上百草萌发,最早鸣叫的子规鸟发出鸣啼。万物生长一年一循环:从春季开始,依次经过夏季和秋季,结束在冬春之交。鸡叫三遍称作“明”,为一日的开始。正月为寅月,是一年的开始。经过十二个月,最后一个月是丑月。年和月的概念很清楚,容易明白。“明”即“孟”,有生长的意思,“幽”有孕育的意思,“幽明”合在一起为阴阳,阴阳交替,孕育生长,四季循环再回到正月是有规律的。日落在西方,升起在东方;残月逐渐消失在东方,新月初见在西方。当政的不按天时行事,又不顺应民心,就会把事办坏而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君王改朝换代接受天命,必须谨慎地制订最初的政令,修改历法,改换朝服的颜色,推算历法的起始点历元,顺应天时,上承天意。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年代太久远的历法说不清楚了。自黄帝起,开始根据星体的运行制定历法,建立了表示五个时节五气运行的五行,季节气候交替作物消长的阴阳,确定用余分设置闰月的方法,于是依事物分五类命名官员,设立了天、地、神、癨、物五类官,叫做五官。他们各自掌理分属自己的事务,按照时节顺序不会相互混乱。民众因此而能够适时地从事生产活动,神明因此而能够不错过时日享受民众对他德泽的感激。民与神各尽其职,民众对神礼敬而不亵渎,因此神明就赐给民众大好的收成,民众的生活有了物质保证,没有灾祸,不缺衣食。

少皞氏衰落,有九黎部族作乱,民与神都受惊扰,失去依托,灾祸接踵而到,神得不到祭祀,民无好的生活。直到颛顼承受天命登临帝位,才任命重担任南正官职,负责历法和主管祭天和祭祀的事宜,任命黎担任火正官职,负责历法和主管人民农作的事宜,使一切又恢复到原有的常规,不致于相互侵扰混乱。

后来三苗部族又像九黎一样扰乱了历法,南正与火正二官都放弃了自己的职守,无人负责编算历表,也不置闰月,失闰造成各月太阳所在星次错位,正月不与节气相合,摄提星方位与月建也不一致,历法混乱,时序失顺。直到尧帝登位,又起用天文世家重黎后人中还能推算历法的人,让他们担任历官主管历法,设立羲氏、和氏官,推明时令,校正历度,使阴阳调和、风雨适时,农作丰收,民间没有瘟疾流行。当尧年事已高禅位给舜的时候,在祖庙告诫舜说:“按天体运行规律制定和颁行历法,是事关社稷的大事,这责任在你身上啊。”以后舜也以同样的话告诫禹,由此可见,历法是帝王所注重的大事。

夏历有它自己的正月安排,殷历的正月在夏历的十二月,周历的正月在夏历的十一月。这三种不同正月安排的历法各自循环,至一岁而回归。天下有道的时候,有历可循,不失时序;天下无道,则统一的历法就不能在各诸侯国通用。

周幽王和周厉王以后,西周王朝衰微,大臣执掌国家大权,史官记事无年月日,君王因历法混乱不再于每月朔日举行告朔祭典,服务于周王朝的天文家、历算家纷纷离开周都分散到各诸侯国去谋求自己的发展,有的在中原,有的去了边远的夷狄地区,各自树立门派,没有统一的天文星占理论去占卜吉凶。周襄王二十六年鲁历将闰月设在三月,《左传》的作者认为不该设在三月。历史上一部好的历法,首先要确定好历元,安排年中各月并注意十二个月与年长相差的闰余,当余分积累到一个月,就要在年终置闰。确定好历法的起始点,时序有据而不乱;百姓按月安排农事不会错过时节;该置闰时加入闰月,这样的历法就不违背天体运行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