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第2/2页)

同样,儒家思想观念、传统道德等也和宗法一样,在精神和现实上都制约公权力。一边是公权力,是官府和王法,一边是宗族和宗法,是儒家思想观念,是传统道德,就看身处两者之间的人们,觉得孰轻孰重,进而指导言行了。

第二,中国社会长久以来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人情关系等也束缚着公权力的发挥。《泛权力》中的衍生权力,很多就是根据人情关系衍生出来的,比如血缘权力、地缘权力等。人生而受制于人情关系,即便掌握了权力也不能改变。相反,随着权力的增长,一个人身受的人情关系更多、更深。

第三,技术因素也制约公权力的扩展。试想,一个县政府面对的是方圆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辖区,如何面面俱到?黄仁宇先生就认为,中国古代始终没实现细致的科学管理,就是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同样,古代中国疆域没有继续拓展,也是受政府管理的技术因素制约。这种制约,在公权力拓展上也同样存在。如果县政府要渗透到商贸领域,必然对全县的商户、物流和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这就超过了古代政府管理的能力。公权力要泛滥到其他领域,困境也如此。

因此,泛权力在解释中国古代公权力持有者的权力现实的时候,是有解释力的。但似乎并不能表明公权力在整体背景中的实际地位。同时,它也没有指明权力所有者面临的种种“非泛权力”的制约或羁绊。泛权力理论需要修正,似乎也表明我从权力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失误。

综上所述,要为复杂的古代史找到一把解答的钥匙,每个人难免要多次试错。相信每个历史爱好者,都愿意付出这样的曲折,也愿意继续探索下去。

本书辑录的文章,是我近年写作的有关古代史的文章。少数章节曾经公开发表,其中《士人春秋》《天津教案》等发表在《中华遗产》杂志,《反腐困境》《真假梁武帝》等发表在《百家讲坛》杂志,有关清朝的诸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新闻网“锐度专栏”和财新网“张口说史”专栏。这些章节收入本书时都做了修改。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章,在附录的“参考文献举要”中有说明。当然,本书难免有观点和史料方面的差错,我为此承担责任。欢迎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本书的成功出版,要感谢现代出版社同行们的辛苦劳动。作为书业中人,我深知行业的清苦和一本图书出版背后凝聚的心血与汗水。感谢现代出版社臧总编辑对本书的肯定,感谢吴庆庆编辑的辛劳付出。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唐琳娜。

谢谢大家!

张程

2012年劳动节于朝阳水南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