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绊绊走向新世界(第2/3页)

同治九年(1870),裁撤三口通商大臣,所辖洋务划归直隶总督兼管,称“北洋大臣”。北洋南洋,本来是中国近海的划分俗语。以长江入海口为界,中国南北方近海差异明显,北方称为北洋,南方称为南洋。北洋大臣管辖当时山东、天津、辽宁等地通商和对外交涉,而江苏及其以南通商和对外交涉事务,则新设南洋大臣负责。这样,被迫打开国内的清朝,还是把外交降低为“地方事务”。南北洋大臣尤其是北洋大臣在事实上代替总理衙门,成为国家外交的总代表。

北洋大臣设置之年,恰好是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此后他占据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位长达二十八年之久。李鸿章大办外交,兴建北洋海陆军,并大力创建近代事业,致使北洋大臣地位不断提高,职权不断扩大,把南洋大臣远远甩到了后面。在李的努力经营下,其活动范围迅速扩大,总理衙门反过来要向北洋大臣通报外交事务,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许多驻外外交人员更是经常向他汇报,听取他的指示,李已俨然成为国家外交全局的主持人。外国人与他打交道越来越多,一位英国外交官说,北洋大臣李鸿章“甚至不想掩盖他实际上是中国的外交大臣这一事实”,“像现在这样组成、这样管理的总理衙门,只不过是李鸿章大学士在天津的衙门的一个分支机关”。李鸿章之后,又有袁世凯占据北洋大臣职务,把握外交实权。

至于在北京的总理衙门始终不是清朝的正式机构,而是一个临时的“衙门”。里面的办事人员,都是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官员,全部是兼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因为在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根本就没有“外交部”。天下都是皇帝的,哪来外交?直到《辛丑条约》,列强要求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各部之首。

外交机构如此,外交礼仪更是如此反复。外国使节嚷嚷着要常驻北京,清朝顶了几十年,最后没扛住,只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答应使节入京常驻。使节又要求觐见皇帝,这就引发了天朝尊严、觐见礼节等诸多问题。同治朝,外国使节要求大批大批地进紫禁城、见小皇帝。总理衙门大臣文祥和使节们商议礼节,外交手腕相当“高明”。外国公使要带很多随从入觐。文祥就带着外国人经过很多宫殿,穿过很多门,每经过一道宫门,就安排官员殷勤招待或者找些事情。外国使团每经过皇宫一道门就留下几个人应付。结果到了紫光阁,公使们发现身边只剩下翻译了。

列强鉴于清朝痴迷“天朝上国”的心理不愿平等对外各国驻华公使,特地在附件中带上了“觐见礼节说帖”。说帖规定清朝皇帝要在乾清宫正殿接见诸国使臣;诸国使臣呈递敕书或国书时,清朝皇帝必须以亲王乘轿的规格将使臣迎入大内,礼成后送回,来往都要派兵队前往使馆迎送;外国使臣所递敕书或国书,皇帝必须亲手接收;清朝皇帝宴请诸国使臣,应在大内之殿廷设备,皇帝要在座。上述内容既然是“要求”,就说明在实际交往中没有实现。清朝一个劲儿地想方设法避免外国公使和皇帝直接见面,不愿意中外平等相待。

外国政府从鸦片战争前后就开始争取平等利益问题,一直到1901年八国联军之后和谈,各国公使挟战胜余威用条约附件形式固定了下来。原本小事一桩的礼节问题要拖延半个多世纪才得以解决。

《辛丑条约》规定,总理衙门改为专门的外务部,位列各部之首;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划东交民巷为“国中之国”;公使可以直见光绪、慈禧,不用跪拜……清王朝最终还是采纳了西方外交规则,完全融入了西方体系。至于朝贡体系中的藩属国(除日本外),早就先中国一步被西方列强殖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