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原来是这样(第2/2页)

中琉关系的第三项重要内容是文化交流。琉球曾经先后十六次派人来华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制度和技术。明清政府对琉球学生教育一视同仁,生活尤为抚恤。“照都通事例,日廪甚优,四时给袍褂、衬裤、鞋帽、被褥咸备,从人皆有赐,又月给纸、笔银一两五钱,特设教习一人,另博士一员督课。”乾隆年间,留学生要早起沐浴、正冠衣,赴讲堂听讲《小学》、《近思录》等。午饭后,听讲经书,然后临帖写字。晚上则在灯下听讲四六古文、诗,要求翌日背诵。逢三日作诗一首,逢八日作四六古文或序文一篇。同时还有月考、季考、岁考,以查勤惰。同期,衣食住行却待遇优厚。以食物为例:每人每天给白米二升,鸡一只,肉二斤,茶叶五钱,豆腐一斤,花椒五分,清酱油四两,香油四钱,酱四两,黄酒一瓶,菜一斤,盐一两,灯油二两。同时有专用厨房;各官生从人另有衣食住行的安排。琉球留学生一般在华生活四载有余,感慕华风,对中华文化向心力极强,在维护朝贡体系中起着中坚作用。1879年日本在琉球废藩置县,原官生林世功来华进京,长跪乞师求援。翌年,日本抛出分割琉球国条约,林在华自刎而死。

除官派外,一些琉球人不远万里,自费前来福州、北京等地求学、求艺。这些人被称为“勤学”或“勤学人”,名垂史册的蔡温、程顺则即其优秀代表。程顺则于康熙年间留学、出使来华,自费引进了会稽儒生范宏注释的《六谕衍义》。他将之进呈琉球王尚贞,建议作为国民修身和学习官话(中文)的课本。《六谕衍义》在普及文化、改进风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由程顺则介绍到了日本

琉球人少国弱,文化相对落后。明朝时,中国皇帝曾赐闽南三十六姓与彼,也就是移民了一批闽南人到琉球居住,提高琉球的文化水平。这批琉球华人,居于那霸附近的久米村,领受俸粮,世世不绝。他们制礼法,通音乐,影响日益扩大。子孙承担了政治、外交等重大职责和几乎所有的文教职事。琉球来华使节几乎都由华裔充任,登堂入相者也不在少数。第二尚氏王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郑迥,坚决对日主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王城首里被萨摩攻破,琉球王被掳往日本,郑迥被投入油鼎惨死。汉人居住琉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汉语、汉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琉球主动引进中国先进文化和技术,掀起了兴学汉文化的风气。康熙十一年(1672)琉球国王令准,正式在那霸久米村泉崎桥头建孔庙,照搬中国儒家礼节,实行春秋二祭,鲜明地树起了尊儒学儒的旗帜。琉球国内则渐设文庙、明伦堂等,在全国设立国学、乡学体系,传播中华文化。琉球国通文理者也兴办私学。嘉庆七年(1802年),有众多华裔居住的那霸港官民集资兴建了四所乡学,以满足当地青少年学习汉字汉语的需要。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考察制度照搬中国,并开始了一定程度上的开科取士。日本派遣人员来琉球学习儒学、医学和先进的工艺。琉球学者郑迥、魏士哲等名传日本。

鉴于琉球的恭顺,清政府对琉球赏赐尤多。日本那霸重修的首里城公园入口处是一座中国式牌坊,悬挂有康熙赐之“守礼之邦”汉字匾额,称“守礼门”。冲绳人敬之为“国宝”。琉球地区至今还遗留着许多汉文化的痕迹,包括庙宇、匾额、联拾、风俗等。朝贡体系中的文化交往,塑造了今人所称的“东亚儒家文化圈”,越来越受到后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