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卫青避祸

可能还有人对卫家不满,认为卫青只是运气比较好,英勇善战而已。谁处在卫青的角色,上有皇帝姐夫的信任,内有汉朝积累了五十多年的物资储备,都能建立一番功业。这样的观点把卫青这个人物看得太简单了。卫青绝对不是一个只知军事、不懂权谋的人。

在霍去病崭露头角的那次征战中,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的主力部队被匈奴大军打得死伤惨重。赵信本来就是匈奴的降将,战败后投降了匈奴;苏建杀出重围,只身一人逃回来向卫青请罪。面对惨败,有人要求追究苏建的责任,认为他“弃军而逃”;有人建议将苏建斩首示众,严肃军纪;也有人认为苏建尽力后才战败的,不应斩首。如果把苏建杀了,不就是逼着战败的将领有家不敢回,反过去投降匈奴吗?大家争来争去,需要卫青拍板定夺。卫青有权力处斩部将,但他没有杀苏建。杀苏建的坏处很明白,会寒一部分将士的心,而且容易给人专横的感觉,得罪一批人。但是苏建的确对战败负有责任,于是卫青把苏建用囚车送回长安,交由刘彻处理。结果,刘彻非常满意卫青有权不专权的举动,同时赦免了苏建的死罪,让苏家用钱给苏建赎罪。苏建被贬为平民百姓,但对卫青感激不尽。

卫青对苏建的处置,表现出了成熟政治家的风范。卫青发达了,一直保持着谦虚稳重、行事谨慎的作风。当汉武帝要分封他那三个年幼的儿子为侯时,卫青坚决推辞:“我的功劳是全体将士拼死奋战的结果。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要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我们父子怎么敢接受封赏。还是请陛下分赏众位将士,激励大家更好地杀敌吧!”汉武帝知道了,封赏了卫青部将公孙敖、公孙贺等人,犒赏将士,同时坚持封其子卫伉等三人为侯爵。结果,大家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卫青能够在短短几年中威震四海,位极人臣,是有道理的。

有一天,卫青的好朋友甯乘来访,提醒卫青说:“大将军之所以食邑万户,三个儿子都封侯,主要还是靠皇后的功劳。”接着,甯乘慢慢说来:“任何事情都物极必反。没有一个家族能够永远保持富贵,就好像月亮不会永远圆满,海水不会永远停留在浪尖一样,卫家迟早也会走向衰落。”

卫青在权力巅峰,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隐约感觉到,自家人名扬四海,部将亲属遍布朝野,如此辉煌之下总有哪里不太对劲。现在,甯乘给他点破了:“要防止皇上猜忌啊!”卫青恍然大悟,忙讨教如何应对。

甯乘说:“现在内宫之中,王夫人是皇上的新宠。但是王夫人出身卑微,她的家人依然生活在贫苦之中,希望大将军能够向王家赠送重金,联络感情。”卫青依计而行。

原来,随着岁月的推移,卫子夫无奈美貌不再。越来越多的美女进入了刘彻的床榻。在众多新进的美女中,刘彻最喜欢赵国王夫人。王夫人为刘彻生下了后来的齐王刘闳。这个王夫人和卫子夫一样出身卑微,可她不像卫子夫一样有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王夫人找不出一两个拿得出手的亲戚来。她的亲戚实在不成器。刘彻就是想提拔王家,都找不到合适的提拔对象。所以王家依然生活在穷困之中。现在,王家突然收到了大将军、长平侯卫青送来的五百斤黄金,惊喜若狂,忙告诉了王夫人。

王夫人高兴得心花怒放,兴冲冲地告诉了刘彻。

刘彻却陷入了沉思。

卫青为什么这么做?他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刘彻了解卫青,知道卫青个性耿直,不会主动巴结贿赂他人。刘彻找了一个机会,当面问卫青送黄金的事情。卫青一五一十地将来龙去脉告诉了刘彻。听了卫青转述的甯乘的提醒,刘彻明白,卫青这么做,是自降身份,表明要继续谦虚、团结他人的姿态。刘彻松了一口气,也高兴了起来。一来,卫青替自己照顾了新宠王家。二来,卫青厚道正直,对皇权敬畏如初,不敢专权跋扈,看来是不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威。刘彻对第二点尤其感到高兴,对卫青和卫家的防范之心放松了好多。那个提醒卫青的甯乘被刘彻任命当了东海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