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的六个层次(第2/2页)

一个读书人经过从童试、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到朝考的六轮考试,如果每一轮都顺利过关,就算是正式端上了铁饭碗,跻身于官僚阶层了。

至于那些在之前各轮考试中被淘汰的读书人,他们也有一定的进入官场的机会。只要一个人获得了举人功名,如果在会试中屡试不第,就可以直接到吏部注册,申请获得一定的官职,一般是地方州县长官或者辅助性官员。朝廷每一年分配给举人的职位很少,大概是四十到一百个。直接去吏部申请官职的举人要参加一轮考试,被称为“大挑”或者“拣选”。考试内容跟一个人的文字水平或者政治能力无关,主要是看一个人的面貌,即此人长得有没有官相、有没有官员的架子、有没有官员的气场。一般情况是,如果一个人脸长得方方正正、身材修长、行为端庄稳重,即可通过“大挑”,直接获得低级官职。在清朝,考中举人的读书人能进入官场的比例大约为一半,另一半人终生老于乡间,做乡绅(《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

在没有考中举人的秀才当中,也有一定比例的秀才可以进入官场。明清时期,官府会挑选秀才当中成绩或表现优异的人进入京城的国子监读书。国子监的学生被称为“监生”,也被称为“贡生”。贡生的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相当于举人的副榜。在实践操作中,各个地方通常过个两三年就推荐一批资格老、年纪大的秀才到国子监读书,称为岁贡。因为贡生一般都是按照资历和年龄,依次升入国子监读书,所以民间又将贡生称为“挨贡”。清朝大文学家蒲松龄就是“挨贡”出身。他因为考中秀才后长期考不中举人,后来凭着年纪长,排队挨上了贡生。地方上推荐的监生也好,贡生也好,其实并不需要真到首都国子监认真读书,秀才们更多的是争一个身份。因为贡生在理论上也可以当官,比如蒲松龄就得了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儒学训导是什么官职呢?科举时代的官办学校分好几级,最高级的称为国子监,地方上有府学、县学。蒲松龄的儒学训导就是县里官办学校的副长官。不管怎么说,蒲松龄考了几十年的科举,总算也在年老的时候混得了一官半职。

通过进士、举人和贡生资格进入仕途的,在科举时代都被称为正途。一个读书人要按照一定的年限要求,要通过以上的六层考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读书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完成这六个程序。比如,晚唐时期,读书生曹松一辈子热衷于当官,遗憾的是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及第。唐昭宗天复元年(901),曹松七十一岁高龄还参加科举。朝廷念其年老,故意放水让他进士及第。当年和曹松一起上榜的,还有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四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社会上戏称这一榜为“五老榜”。曹松中进士时已经是须发雪白,满面萧然,风烛残年了。这样的老人虽然有了做官的资格,也仅仅被授予校书郎等虚职。两年以后曹松就病逝了。

宋神宗元丰年间,也有一个老书生,年年参加考试,年年落第,在年过七旬的时候,被朝廷特别准许参加进士考试。这名老书生在考试时提笔只写了一句话:“臣老矣,不能为文也,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句肉麻的拍马屁的话,竟然让宋神宗大为感慨,特意下旨赏给此人官员身份,让他食俸终身。

到清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更多了,其中的科场失败者也更多。广东顺德人黄章,十四岁开始读书,二十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到四十多岁的时候才通过了最初的童试,取得秀才功名。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参加广东省的乡试,也就是第三级的考试,当时已经九十九岁了。进考场的时候,他让自己的曾孙子提着写有“百岁观场”四个大字的灯笼,引导入场,轰动一时。在当年,黄章没有考中举人,而考中举人当中年纪最小的是广州潮州的考生吴日炎,当年只有十四岁。道光五年(1825)广东又一次乡试,当年年纪最大的考生是广州府三水县的考生陆云从,年纪已经一百零二岁了,再一次刷新了参加乡试的年龄纪录。朝廷闻讯后,道光皇帝钦赐陆云从举人身份。第二年,陆云从兴高采烈地又赶到北京参加会试,轰动京城,人们纷纷前往观看一百零三岁的举人考生。道光帝认为此举是天下吉祥的象征,认为陆云从是“人瑞”,特别恩准陆云从可以免考,赐予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