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编 白种人的负担(第4/10页)

另外,小日本战胜了大俄国,是欧化象征着技巧与权力的一个绝佳证明。

1905年—1911年中国的改革?日俄战争之后,中国政府积极努力地去弥补已失去的时间。文官候选人一定要学习欧洲的科学、历史、地理、经济、国际法以及语言。几万名学生被送往日本、欧洲以及美国留学。修筑了铁路,重组了军队,还制订了一个创建一支庞大海军的计划。

1911年革命?可是有很多中国人期望中国走得更快更远些。他们要的是一个进步的共和国而非开明的君主专制国。1911年,一场计划成立共和国的革命爆发了。一个基督徒医生孙逸仙博士被推选为临时总统。很快袁世凯将军便取代了孙博士,并成为一个独裁者。他卒于1916年,刚成立没多久的中华民国被内战弄得分崩离析、衰弱不堪。

中国相对于日本来说,进步缓慢,因为她的人口数量太大,据估算超过3亿或4亿。

四、英国国旗下的印度

印度的面积要比美国的一半稍大些,但是人口却是美国的3倍之多,主要是跟着英国人学到了起初的一些欧洲文明。第28章介绍过,英国于18世纪战胜了它的主要对手法国;而且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除了商业权以外,还获得了对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政治掌控权。土著皇帝只是一个傀儡。在19世纪中叶之前,他的大部分土地有的被直接征服了,有的归东印度公司管辖。这样的话,这个公司便得到了一个比英国还大很多倍的帝国。

而这个公司的后盾就是英国政府。

土兵起义?1857年,东印度公司雇用的印度土著士兵发起了起义。这场起义像野火般蔓延开来,存在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的危险。凭借苦战,英军才占据上风。为了防止再发生此类突发事件,几万名反叛者被屠杀了。土著皇帝也被流放了。

印度得到了一个教训,反叛是危险的。

印度在英国统治下?土兵起义的后果之一是,英国政府决定将印度从东印度公司手里收回来。1858年之后,印度的大部分地区都由伦敦委派的英国总督来统治。在印度的其余地区,土王们只要服从英国的掌控就能保住王位。为了给当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77年采用了印度女皇的称号。

印度的进步?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印度人民在学习欧洲文明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他们修筑了铁路与公路,建造了灌溉工程,成立了棉花与黄麻厂。不同人种与不同宗教的民族被教育(或是被迫)及和平生活在一起。他们还编写了法律,与英国有关公平的理论相一致。创建了几所大学与很多学校,虽然英国统治印度的主因是促进英国的商业,而非促进印度的教育。

自治运动?但是印度的上层阶级学到了一件某种程度上违抗英国人意志的事情。在欧美学习的青年人,学到了为印度争取被英国人与英语民族重视的自由与自治权利。所以他们回国之后,办起了报纸,还组建了意在获取印度自由的会社。

这些自治的倡导者是所谓的印度“民族主义人士”,越来越坚决主张印度自治。作为对他们的请求的让步,英国准许当地人推选出咨询委员会里的几个委员,这个委员会除了供总督咨询以外,没有其他权力。在多半省份,也设有相似的咨询委员会,其中有的人由当地人推选,剩余的由英国官员指派。

英国的反对?直至1914年,印度上层阶级民族爱国主义与自治的主张更进一步,已超过了英国人所准许的范围。英国人为了商业利益必须要管理印度。除此以外,他们说,自治是无益的,由于印度尚未做好准备。印度人口太多,被种姓、种族、宗教和不同的语言与习俗所割裂,无法自治。英国人说,假如将它丢弃不顾,印度就会再度陷入混乱与无政府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