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编 白种人的负担(第3/10页)

废除封建体制?在日本所有的改革中,最有意义的是于1871年废除了封建体制。这首先意味着地方政府把权力自封建贵族手里转移给天皇的官员。其次,对一般人民来讲,它还意味着农奴制度的结束。第三,它为军事改革铺好了道路。1873年,日本效仿普鲁士的广泛征兵制,创建了一支用现代化枪炮武装起来的国家军队来取代每个人配有两把利剑的专业武士们。

宪法?日本的另一项重大改革就是于1889年制定了国家宪法,一部成文的基本法,尽管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政府并非民主。内阁不需要对国会负责,并且人民中较穷的阶级是不享有选举权的。

三、中国的觉醒

在日本正如此欧化时,中国依然在蔑视西方文明,并且改变很少。所以中国在各方面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1894年至1895年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她很容易就被战胜了。每一场战斗都是日本取得胜利。日本从中国手中夺取了台湾岛,如果不是俄国、德国以及法国反对的话,它还会侵占南满(辽东半岛),也就是中国大陆领土的一部分。俄国、德国以及法国都不想让日本变得过于强大。

瓜分中国的计划?可是中国的欧洲“老大哥们”随后就毫不客气地自己动手了。德国、俄国以及法国都各自占领了一个中国口岸当作海军基地。英国也是这么做的。它们这么做自然有觉得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它们还打算将魔爪伸得更远。它们在中国领土上为自己划分了势力范围。直至1898年,欧洲列强要瓜分中国的想法已非常明显了。反过来说,中国的财富与怯弱正诱使它们这么做。

“门户开放”政策?可是美国却摆出一副是中国朋友的架势站出来了,宣扬“门户开放”政策。这意味着中国的全部地方都会以相同的条件对所有外国公民开放,让他们进行贸易与投资。英国支持这项政策。其余列强也装作答应。不管怎样,中国未被瓜分与分割。她在九死一生中幸免了,一些贪心的列强却非常失望。

光绪的失败?此时应该是中国振奋起来并学日本典范的时候了。欧洲的方法或许能让中国强大起来并受到尊敬。至少那时在位的年轻皇帝光绪是这么想的。光绪假想,彼得大帝为俄国做的,明治天皇为日本做的,他也可以为中国做到。所以他试图进行改革。他下令创建大学来讲授西方知识。他开始修筑铁路。他还下令将欧洲书籍翻译成中文。他开始重组部队。

可是很多中国人依然痛恨所有的外国事物,他们担心改革。在这些人里有光绪的姨妈,一个有坚定意志的妇人,人们称她为慈禧太后。她是保守派的头领,光绪很快便被监禁了。慈禧太后管理政府,废除光绪的改革诏令,而且公开宣告她要反抗列强“虎狼般”的贪心。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国人反抗欧洲的侵略,很快就变得更大胆了。组建了一个秘密会社“义和团”,目标是将外国人逐出中国。“义和团”的名称源自会社的爱国纲领中存在着拳击与一些武术的特征。传教士与他们的中国皈依者被残杀了,铁路被拆掉了,外国人的住宅被烧毁了。诸国政府的公使与一些外国人居住的地区都被义和团围住了。

但是,义和团受到了一个惨痛的教训。日、俄、英、美、法与德等国的军队前往北京营救外国人,战胜了义和团,掠夺了城市,抢占了皇宫。中国不仅要承诺尊重外国人的在华权利,还要提供额外的特别待遇,并缴纳几亿两白银的赔款。但美国政府之后答应,支付给美国的某些钱款被当作在美国各高等院校的中国留学生的费用。之后其余几个强国也向这慷慨的典范学习。

日俄战争?中国的第二个惨痛教训接踵而来。我们已知道,1904年到1905年,俄国与日本打仗是为了决定朝鲜与满洲应当划归俄国还是日本的势力范围。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整个亚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它让日本在朝鲜与南满洲占据了优势,接着,日本便开始了侵占中国大陆领土的扩张事业;(2)日本的成功让它巩固了于1902年与英国缔结的同盟关系;(3)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痛苦的,而且代价太高了。这是在中国的领土(满洲)上进行的战争,是日本与俄国要自行处理中国的满洲诸省,根本不考虑中国在这件事情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