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1945年以来的全球竞争和世界主义(第2/15页)

在世界其他地区,美国和苏联对世界局势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从苏联的角度来看,由于1948年之后西方国家共产主义运动减弱,预期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基本差异越来越大。因为主张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工业无产阶级存在的国家(像马克思和列宁所预见的)而是在农民占绝大多数且现代化工业刚开始发展的国家中发生。

第二个糟糕的问题是,马克思预见的国际兄弟情谊没有因为革命的胜利而产生。新生的共产主义政府并没有表现出同苏联合作的热情。中国尤其如此,但是第一次表现共产主义阵营分裂的,是发生在1948年当斯大林坚持主张控制南斯拉夫时却发生了与南斯拉夫公开的争吵。这种结果的背后反映了共产主义革命无法消除民族主义和民族文化自豪感。相反亚洲和非洲的共产主义运动既是民族主义的又是共产主义的,并且在打击白人帝国主义中所呼吁的民族情感既用于反对英法也用来反对苏联。

苏联意识形态和非美国、非苏联世界现实之间的第三个差异,存在于战后欧洲殖民帝国瓦解的方式上。1947年英国从印度撤军开创了这种方式。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的不信任已经极为尖锐,英国决定尽可能地根据多数统治的原则将国家划分为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教徒的印度。随着英国的撤军,两个宗教团体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而且有更多的难民跨越新的边界寻找他们共同宗教信仰的庇护。尽管以悲剧开始,但在1947年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享有了自治。尽管存在着文盲、贫困和地区差异,印度(而不是巴基斯坦)保持了议会民主制的政府。几乎在印度实现独立时,英国也从锡兰和缅甸撤军,然而,在马六甲却一直待到1957年。

一旦英国决定撤出殖民管理机构,其他殖民国家也开始谨慎地效仿英国的做法。在1957年加纳(原黄金海岸)成为非洲第一个独立的原殖民地国家时,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除了葡萄牙控制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几乎所有的非洲殖民地都获得了独立。

可以肯定的是,欧洲殖民国家并不都愿意撤退。例如荷兰曾短暂地尝试恢复在印度尼西亚的统治,但当面对武装抵抗时决定放弃(1949年)。法国更加努力地尝试恢复殖民地,但是由于英国的殖民政策影响,在叙利亚,特别是越南的军事抵抗最终挫败了法国的图谋。

至此,法国最为惨烈的斗争发生在大量欧洲移民建立家园的阿尔及利亚。当阿尔及利亚穆斯林开始煽动并很快为独立而战时,这些移民进行了反击。起初,法国的态度是支持这些移民者;但是随着常年的战争趋于僵局,直到法国濒临内战之时,观点分歧越来越大。这导致了戴高乐在1958年重新上台。戴高乐曾经在战争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并在1945~1946年短暂的时间中领导着法国政府的重建。他在重掌权力时修订了宪法,给予总统更大的权威,随后当选为总统,并利用其职权恢复了阿尔及利亚的和平。在经过了七年的斗争之后,法国在1962年接受了以压倒多数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公民投票结果。

大多数情况下,欧洲殖民帝国快速至少是和平的解体,部分是由于欧洲政府态度的转变。例如1946年执政的英国工党原则上不赞成帝国主义,并且希望英国不再承担包括印度在内的所有地方的殖民责任。第二个因素是各个殖民地民族政治意识的兴起。独立运动呼吁对外国统治者进行反抗,而且同时建立了接替欧洲殖民政府管理任务的政治机构。极其讽刺的是,需要克服独立的早期障碍的民族已经为自治更好地作好了准备,而像比属刚果在独立已经到来时,人们还没有为此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