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轰动中外的大劫案(第3/6页)

孙美瑶似乎在用行动说明,他们的土匪,和一般的土匪不同。同时,他也在释放“不想鱼死网破”的信号。

在释放一批人质之后,土匪手中总共还有20个“洋票”和30个“本票”。

一位叫李·所罗门(右二)的“洋票”曾在后来的记述中,这样描写到达抱犊崮时的情况:“头12小时内,我们都只穿着衣衫、内衣或睡衣,等到了首座堡垒时,匪徒们才发回给我们自己的衣物。总之,我们与匪徒几乎没有分别,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匪徒的穿着有一部分是他们从火车上偷来的,其余则是他们自己的。有些匪徒有四五件中式外套和一些我们的衣物。他们个个有手表、珠宝等东西,新来这儿的匪兵大多衣衫不整,然而武器装备齐全精良。”

鲍威尔的信引起了各国政府的一致担心,它们纷纷施压北洋政府:为了保证人质安全,不许使用武力!

不能打,怎么办?

那就只能派人开始和谈了。

4

5月15日,政府和土匪的第一次正式谈判开始。

官方派出的代表规格很高:山东督军田中玉和山东省省长熊炳奇,绑匪方面派出的代表叫周天松。

周天松带来了绑匪的条件:一、政府军解除包围,撤回原防;二、收编匪军为一旅,以孙美瑶为旅长;三、补充军火。

等到这些条件提出,孙美瑶这次劫持的目的才完全浮出水面:1923年,孙美瑶的队伍在官军的连年围剿之下,已经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所以他们策划了这次震惊中外的“临城火车大劫案”,目的绝不仅是为了求财,更是为了自保——求被招安。

除了第三条不可接受外,前两个要求对于政府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但双方要签字时,匪方要求外国人和邹县、滕县、峄县三县士绅一同签字担保官方履行条约。

原来,孙美瑶还是信不过政府。民国八年,有一支土匪也做过一次绑票,政府答应“释放肉票,既往不咎,收编招安”,但释放人质后,17个土匪全部被杀。

政府表示同意,双方签字画押。

眼看谈判成功,在山东“督阵”的交通总长吴毓麟随即往北京发了封电报,表示自己“义愤填膺”,自愿入山当人质,交换“洋票”提前释放。

当时外媒对“临城火车大劫案”的报道

这一“义举”让在北京的政府官员感动不已,时任总统黎元洪立刻发电嘉奖,一干官员接连发电,劝阻吴毓麟不要“投井救人”。其实,吴毓麟到了山东后,每天都在打麻将,没有过问任何事情,就等着谈判达成后发出那一封电报,然后载誉回京。

但吴毓麟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5月16日,山东督军田中玉下令政府军解除包围,并任命孙美瑶为招抚司令,希望开始释放人质。但孙美瑶当着官方代表的面,撕碎了“委任令”,表示不承认之前签订的条约,官军先全部撤退,然后他召集山中领袖举行会议,再提出正式的条件。

土匪变卦了。

5

孙美瑶之所以会变卦,还是因为他的土匪本性。

一看政府那么轻易就答应了自己的条件,孙美瑶不禁开始后悔起来:条件开低了!

在和山寨里的众人商议之后,孙美瑶重新开出了条件:一、任命张敬尧为山东督军;二、将自己部众改编为两个师;三、将滕县、邹县、峄县作为势力范围,政府军撤出一百里外;四、苏、鲁、豫、皖四省“同道”中人须一律予以收编;五、六国提供保证。

这些条件开始变得越来越荒谬,北京的政府火气也开始越来越大。到京述职的山东督军田中玉力主“改抚为剿”,内阁总理张绍曾也表示支持。不过这个计划被泄露了出去,各国使节也开始不断劝阻中国政府:不许动用武力!继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