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书看戏,茶馆剧院不侍候,请去庙里拜佛【公众娱乐】(第4/5页)

呃,开玩笑的,反正是一群建筑工人开始施工了,要搞一块跟寺院连通的场地,有钱的话场内还要筑起台楼来。您问这是在盖什么?为首的工头很淡定地告诉您,要建一座“戏场”。

对,您没听错,就是像后世现代的戏园子、音乐厅、歌剧院、大舞台甚至电影城那样的娱乐场所,就在寺院里开建,而且人们也一般称之为“某某寺戏场”。这个“戏场”除了供寺里的和尚师父们做法事开俗讲用,平时还会经常上演各种伎乐、百戏、傀儡、参军等文艺活动,甚至大而平坦的场地还可以用来蹴鞠、打马球,总之附近地区的所有演出大都会在这里举行了。

大的寺院戏场火爆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天您偷空跑来看杂戏,突见一骑绝尘,黄衣使者白衫儿直入场内,向着坐在行障后也在看戏的某衣饰华贵美女耳语,美女带着奴婢匆匆离去。后来您辗转听说,那是当今天子的亲生女某公主,看戏那天她的小叔子卧病在床,当嫂子的公主不去照顾也就算了,居然还有心情跑寺里来看戏,而且运气糟糕到这事被她的天子老爹得知,当下就大怒把公主召回宫里好好骂了一顿。

为什么连金枝玉叶都要跑到寺里来看戏?那是因为当时社会上没有别的类似专门性娱乐场所啊。您上街化缘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穿越众,张嘴就问“我想听评书看戏,请问茶馆戏园子怎么走”,您也别跟他(她)废话,直接指点回寺的道路就行了。唐朝就没什么独立经营的“戏园子”,在茶馆里进行曲艺表演的风俗也还没出现,“评书”啥的更得晚好几百年才有。

不过说到“看戏”,有一个特别容易被误会的地方,就是穿越众们经常以为唐朝的“戏”也是像京剧、昆曲、外国歌剧那种多人分角色饰演的有复杂故事情节的戏剧。很遗憾,那种文艺表演形式在唐朝最多只有个萌芽状态,基本看不到。

您往戏场中间台子上瞅瞅,唐朝流行的“戏”,要么是像“二人转”“对口相声”似的双人表演的“参军”,要么是像木偶剧似的弄“傀儡”,或者干脆就是被称为“百戏”“杂戏”的各种杂技表演。这些在当时已经算是高级演出了,乡人村民一辈子也见不到几次。而你们这些本应清苦修行的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没事儿来晃两圈都能站着看一会儿,有丝竹之乱耳,无修习之劳形,怎么样,日子过得挺舒服吧?

可惜啊,寺庙里兼开戏场,特别是风靡一时的“俗讲”,在唐朝灭亡不久就不再流行了。北宋真宗曾经明令禁止大和尚们搞这种“三俗”演艺事业,南宋以后就彻底消失了。不过“俗讲”的子孙支脉仍然在民间代代流传,如宋元话本中的“说经”一类,还有鼓词、诸宫调以及盛行于明清的“宝卷”“弹词”等,都受到俗讲的直接影响。

如果您觉得出家以后虽然有吃的,有玩的,有听的,有看的,但各种清规戒律还是太烦人,住寺内念经吃素的生活也太枯燥,那么还有更好的消息等着您呢。

敦煌出土资料显示,当地的僧人尼姑们很多住自己家里,结婚生子,种地经商,缴税当兵,寺院有活动临时通知他们,他们跟俗人的区别只有——可以通过做法事赚钱。即使住在寺院里的僧尼,平常也不管饭要自己喂饱自己,甚至房子都要自己修造,产权归个人所有。

在这种情况下,“出家”已经成为了一种纯职业行为而不是生活方式了。这一现象估计在中原江南地区的一些较偏僻县乡也广泛存在,而且东延日本、下传明清民国近现代。如果您还想对此有更深刻的认知,可以阅读汪曾祺先生代表作《受戒》,体味近代江南水乡的僧人生活。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