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为了提振经济(第4/5页)

后世随便一个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做的瓷罐子,都得好多万元,到后面,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指导下做的瓷罐子,也就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官方枪手做出来的各种罐子,都在以五位数往上的价格流动。

现如今,用几十块或者百多块的价格,买来装茶叶,简直是兼具功能性、美观性和投资性。

姜志军苦笑连连,心道,我真的不是给您提建议的。

然而,他又能说什么呢。

反正出钱的是杨锐。

平时被人看做是有钱人的姜志军,不禁升起一丝明悟:有钱人都是神经病。

杨锐自个儿越想越敞亮,暗忖,真要是存这么一大批的东西,放到以后,说不定真能自己建一个实验室,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了。

如果说,天底下什么人玩的玩具最贵?

那一定是科学家的。

什么皇帝国王的,也就是能奢侈糜烂一下,有种把同样的钱给科学家试试看,发射一颗卫星去太阳,就为了看一眼太阳好不好。

后世就有任性的生物学家,因为去硅谷玩了一圈,赚了大笔的钞票回来,结果自己设计了超级计算机来做生物学模拟,堪称科学快乐的典型人物,与倒霉的特斯拉遥遥相对。

由此证明,科学家的自由和快乐,与普通人的自由和快乐相似,都是需要超量的充沛的资金做支持的。

没有钱的科学家,就是资本的奴隶,在用自己的大脑、智慧、知识和努力,换取微薄的收入以养家糊口,和农民工没什么区别,不过是科研狗的升级版罢了。

“我的体育馆里有人能用,稍等我打个电话,让他们和你对接,你看谁好用,你就带走,先帮我带一下子。”杨锐的要求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要分赴不同的地方,是真正的大宗采购了,并不容易。

姜志军走南闯北的,有相应的经验,但也觉得千头万绪,难做的道:“这样算的话,就是四件事了,第一件事是采购茶叶,第二件事是买红木,红木还分古董红木和新红木,第三件事是买房子做仓库,第四件事是景德镇定做瓷器……”

要不是为了一个配套厂,姜志军现在就想不干了。

杨锐则是一拍脑袋,道:“还有还有……云南那边的古树老树,是不是能让我买下来?”

“承包?”

“是,承包。”

“承包也行,但你要它们做啥,就从茶厂手里买好了。”

“包下来我放心,价格你随便去和他们谈。”杨锐说着又道:“有两个地方你特别帮我流行一下,班章和冰岛,他们那里的茶树要全包下来,茶叶有多少,我要多少,春茶秋茶都要,能拿多少拿多少。”

班章和冰岛,是许多不知道普洱的人,都知道的品牌名,所谓金班章银冰岛,等到20年后,一饼冰岛的新茶就能卖到两三万元,你还不知道是不是真货。

为了买到正品的冰岛,有的茶商到了时间就上山,一家家的谈过去,好容易买下一棵树,就要守着茶树,采摘的时候,更是两只眼睛盯的溜圆,生怕有人趁机塞一把茶叶到兜里,昧了自己的钱。

而在86年,班章和冰岛还只是两个没名气的小村子而已。

茶农采下自己的茶叶,就当做原料茶送到茶厂去,换到几分钱就满足了。更多的时间,他们根本没机会采摘那些茶叶,因为茶厂根本要不了那么多。

姜志军怀疑的看一眼杨锐,道:“我到时候去问一下,你确定都给包下来?”

“是,他们那里的茶我喝过,味道很好,我全要了。”

“成吧,算他们运气好。”姜志军倒是无所谓,不过,要是真的将班章和冰岛两个村子的茶都包下来,首先是将两个村子的茶农都脱贫了。

想到此处,姜志军突然有点理解杨锐了,道:“你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喜欢班章和冰岛地区的茶的话,还真不能随便说出去,否则,两个地方的茶叶的价格是一定会涨的。你想想看,诺贝尔奖获得者杨锐最喜欢的普洱茶……得,我去给你包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