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为了提振经济(第2/5页)

不过,入过仓的茶,不管怎么喝都会有仓味,虽然也有人谓之为香味,但在价格上,却能明显体现出差距来。

杨锐也懒得做这样的麻烦仓库,就将普洱茶存放在自己的房子里。自然陈化的速度虽慢,但如果是自己喝或者送朋友的话,却是很不错的选择,就是有需要出售的时候,价格也会高一些。

尽管是在自家宅子里放普洱茶,杨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一搞的。

除了选择位置安全,治安良好的地区,并加装了防盗措施以外,杨锐还给放普洱茶的四合院,都放满了大架子。

如今的红木价格还很低,除了楠木稍微为人所知以外,紫檀都不算是大众了解的贵重品,只能算是好东西罢了。一把紫檀椅子5块钱,一面墙的博古架10块钱的生意,是经常在潘家园琉璃厂等地方出现的。

杨锐给的更贵一些,也就吸引了许多做二手贩子的人跑过来,自动自觉的送满了几间房的老家具。

第二天,杨锐再来什刹海的小宅子,看着几间房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普洱茶饼、茶砖和茶坨,地上还有大坛子里,也装的茶叶冒头,不禁志得意满,道:“再往后,谁再敢卡我经费,我就……送他一兜子茶,看看还有经费不通过的吗?”

“七饼是一提,六提是一件。”姜志军听不过去,给杨锐做了个科普,紧接着不解的道:“其实您要用钱,还不如拿点股份。您不喜欢智科,就再搞一个嘛,有这份钱,开个什么公司不比存茶叶好。”

杨锐道:“太麻烦了。”

“赚钱不能嫌麻烦。”

“行了,你们赚钱就行了,我就买点茶叶什么的,自己开心一下。”杨锐说的不尽其实,论赚钱,开公司还真不一定有存茶叶多。

86年昆明茶厂的茶叶,不论好差,放到20年后,以05年06年的炒作力度,一饼上万都是有可能的,最不济,一公斤两万元,能轻松出清。

100吨是10万公斤,可以作价20亿元!

当然,05年是普洱茶炒作的高峰,之前之后都没有这样的价格了,与邮票、红木等炒作品一样,也都只能从后往前了看。

而从杨锐的角度来看,一家公司要想做出20亿的价值来,可是不容易的。

就是智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看起来转眼就能攀上产值过亿的高峰,可那也就是高峰了。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牛胚胎移植的市场就是那么大,每年的移植量是不可能扩展的太多的。另一方面,胚胎移植是需要兽医等相应的技术人员来配合的,随着产能的增加,管理和人员成本也就越高,接下来的盈利空间,只能是精耕细作,从而对公司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倒是华锐制药这样的公司,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只要技术水平跟得上,发展的上限是很高。

不过,这些话是不用向姜志军解释的。他现在还很满意智科有限公司每年几百万的收入,就是让他选择一个高上限的公司,他也没有动力。

姜志军哪里想得到,杨锐都已经看到30年以后的事了,见说不动他,就继续说明道:“老陈已经回去准备货源去了,就我了解,勐海茶厂的存货量更大一点,下关和昆明茶厂差不多,这样算的话,他最少还能弄来200吨货。”

“都是一样水平的?”

“对。”

“能预定明年的吗?或者能买到以前的老茶吗?”

“老茶估计剩的不多了,你是大客户,要的话,他肯定能弄来些,但最多也就是个位数。”

个位数的吨,换成饼的话,也是几千上万饼的老茶,杨锐立即道:“老茶能买多少买多少,再给我预约明年的新茶。”

“我看不如这样,明年的新茶配老茶,拿来10公斤老茶,我们才收1吨的新茶,否则不要。”姜志军对茶叶市场了解的清楚的很,道:“他们的老茶是不愁卖的,所以肯定不愿意送过来,但是,新茶可是现钱,没有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