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成果认定(第2/3页)

段波等人也是一水的仪器,准备同时做多个实验。

杨锐从最简单的质粒扩增开始,给蔡教授演示,口中道:“等我们再做一些深入研究以后,应该就能够复制人的DNA了,比如提取头发丝的DNA,然后再扩增,目前暂时还不能做到……”

“虽然如此,你的研究也得到了伊文思教授的认可了。”蔡教授笑笑说道:“伊文思教授在基因学方面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判断力在业内也是出名的。”

“是吗?”杨锐知道伊文思很牛,却不知道他牛的方向。

蔡教授点头,又道:“我能自己做吗?”

“哦,您请。”杨锐连忙让出来地方,然后叫黄茂过来做指导。他的身份毕竟是学生,不适合直接指导蔡教授。

蔡教授一步步的实验做下去,间中休息的时候,就观察这间华锐实验室。

杨锐被他看的心绪,小声问:“您看实验室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非常好,代价不菲吧。”蔡教授说着又道:“正好和你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互补。”

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目前仍然是精品流,买的昂贵仪器来做一些不常做的实验,相比之下,华锐实验室是一点点置办起来的,自然家伙事极多,完全能够承担多组实验,已经有大实验室的倾向了。

杨锐不在意的耸耸肩,笑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您要是给我再拨个大几百万的,我倒是能置办一组好仪器了。”

“好啊。”蔡教授笑着回答。

“嗯,嗯?”杨锐瞪大眼睛看向蔡教授:“学校这么有钱了?”

要说2000年以后,北大一个院系拿大几百万也不容易,恐怕要到10年以后,才会动辄给一个实验室拨款几百万,至于现在,84年的当下,大几百万也就院士能见到,像是唐集中教授那样,一年也就守着百来万的资金,即可申请国家级实验室了。

蔡教授做着实验,并不抬头,道:“不用我给你钱,如果你能通过国家级的成果认定,我就能帮你找到钱。”

“能找到多少?”杨锐一听“国家级”三个字就不知道不好搞,先问好处。

蔡教授习以为常的道:“少则一二十万,多则三五百万,看怎么评定了。”

“您觉得我能评定到多少。”

“这要看前期的工作。”蔡教授并不多说,再次全神贯注的做起了实验。

到了下午时间,蔡教授才将适才写下的实验记录拿起来,翻看一遍,道:“杨锐,我们出去走走?”

“哦,好的,里面是有点气闷。”杨锐懵懵懂懂的跟着蔡教授出了门。

华锐实验室外,如今还是一片荒野之地,两人顺着小路走上一座小丘,才听蔡教授道:“你在华锐实验室里的收入高吗?”

“啊……好像还可以。”杨锐不明所以。

“家里有负担吗?”

“这个……应该没有吧。”

蔡教授点点头,道:“我看过你的档案,你父亲是乡党委书记,没有负担的话,应该用不着你操心什么了,是吧?”

“基本上是这样吧。”

蔡教授点了点头,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在这里对你说,咱们私下里谈,穷人的孩子是很难做科研的,尤其是中国穷人家出身的孩子,更不适合搞科研,太苦!”

杨锐沉默不语。

蔡教授继续道:“做科研要学习,学习期间,不仅没有收入,还有花销,你们大学本科毕业,年轻一些的二十一二岁,年纪大一点都二十四五岁了,这个年纪,如果去政府,去工厂,都很有前途,但在科研界,本科是不够的……咱们国内的条件比较差,很少有人能读研究生,读博士生,出国就是唯一一条出路了,不过,就算是出国回来,想有大把的收入还是不容易的,而在这段时间,你都是无法照顾家人的,中国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就是因为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