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奔向彼方(第2/25页)

或许是路面过于宽广,让人产生不管再怎么跑都没前进多少的错觉。每个人都在默默留意,看谁会率先冲出。现场弥漫着一股相互观察、牵制的氛围。王子在心中默默祈求:“保持这种速度慢慢跑吧!”

从大楼间吹出的风,让选手的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气温。王子想起清濑对他说过的话,紧跟在帝东大那名体格较壮硕的选手后面。完全别想取得领先,以免浪费体力。因为他的速度原本就不够快,这么做只会使他更处于劣势。王子只需要确保自己跑在风压较低的好位置,一心一意跟上选手群的脚步就好。

从芝五丁目[3]的十字路口进入第一京滨[4]时,选手群的速度依旧几乎没有改变。跑完五公里费时15分30秒。

各大学的教练坐在教练车里,跟随在选手后方。主办单位规定在开始与最后一公里,以及每五公里处,允许教练用扩音器向选手喊话。不过,一直到通过第一个五公里时,都不见任何教练向选手下达指示,而他们越是不轻易出声,选手群就越充满紧张感。

虽然六道大与房总大的选手在争夺主导权,但他们只要一稍微加速,整个集团就会再次跟上。一区的总长为21.3公里,而且箱根驿传才刚开始,要是在这里出任何差错,势必会对后续区间的跑者造成困扰。这种没办法放手去跑的心态,在选手群中形成一道无形的旋涡。

王子完全忘了前导车与电视台摄影机的存在,只是一股脑儿地奔跑,脸上装出轻松自若的神情,拼命向前进。

这时清濑从东京车站搭上JR[5]到达品川,正要换乘京滨特快车。他抱着王子的防寒大衣,塞上耳机听转播。电视台的播报声传入耳中,当他得知跑者集团尚未拆解时,忍不住轻喊了声:“太好了!”周遭乘客的目光纷纷投向他,但他一点都不在意。

电视台的播报员与解说员,语带不解地讨论起进展缓慢的赛况。

“比赛进行到现在,选手们好像没什么变化呢。”

“我觉得有实力的选手,应该更积极地以刷新纪录为目标来跑比较好。”

“少在那边说风凉话!”清濑不禁咒骂出声。他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放慢速度来跑,不要有人加快脚步。最好整个跑者集团就这么维持着现状。

这时清濑的手机响起。一看来电显示,发现是教练车上的房东打来的,清濑急忙按下通话键。

“灰二,怎么办啊?”

房东不疾不徐地问。

“什么怎么办?”

“再过不久就10公里了,我该跟王子说什么好呢?”

“他看起来很难受吗?”

清濑紧紧握住手机。

“没有吧。刚才经过八山桥,他还是黏着紧紧的,而且整个集团还保持着一横线。”

“这样的话,什么都不用说吧。”

八山桥再过去一点就是八公里处,选手们要跑过一座高架铁路,所以会有一段不算陡的上下坡。他们如果是成一横列的队形通过这里,接下来一直到这区的最大难关六乡桥前,应该都还是会维持原状。

王子,撑下去啊!清濑在心里对他喊话。

“可是我坐在这车里却什么话都不说,哪像个教练?”房东似乎觉得无聊了,“好像我只是一路坐车到箱根去兜风。”

“你只要摆出教练的样子跟着他就好。要是他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就鼓励他一下。”

“怎么鼓励?不要叫我唱校歌,我可是五音不全。”

“什么时代了,哪还有教练会唱校歌来鼓励选手!”

清濑叹口气继续说:“不然,麻烦你帮我传话给他,就说‘清濑有话跟你说,所以你就算用爬的也要爬到鹤见’!”

这段话传到王子耳中时,赛程已经进行到15公里处。教练车上的房东手握扩音器,用嘶哑的声音吼出来。

有话跟我说?我倒要听听他想说什么!

虽然呼吸越来越痛苦,王子再度燃起斗志。他不但在给水站成功接到水,还从田径社短跑部队员那里取得“这一公里,正好三分钟整”的情报。这代表选手们开始加速了。决胜负的关键,果然是17.8公里处的六乡桥。

其实,在经过12公里处时,赛况曾经差点出现变化。欧亚大选手率先冲出,跑者集团差点就要拉长成一纵队。但六道大与房总大的选手立刻跟上,其他人也像受到牵引般地追上前。结果在那里没有任何人被甩落。

这么一来,六乡桥成了决战点。众选手间有着相同的默契,都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六乡桥横跨多摩川[6],是一座全长446.3米的大桥。上桥前有一段衔接桥面的上坡,下桥后也有一段下坡路。对于已经跑了将近20公里的选手来说,这样的上下坡路面是对体力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