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崔老道捉妖(下)(第6/7页)

想到此处,傻少爷往福聚来门口一坐就不走了,跟押解的军警说:“福聚来的烧羊肉我得尝尝!”自古以来,官面儿上对待上法场的人犯都有个担待,只要提的要求不过分,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人都要死了,何必再难为他?福聚来掌柜的正倚在门框看热闹,闻听这位大爷点名要吃他家的烧羊肉,那可不敢怠慢,忙让柜上伙计切了一大盘。以前的买卖家都迷信,上法场的死囚吃你的东西,那可是阴功一件。因此大买卖家赶上出红差的日子,必定在门口摆一张桌案,备好了酒肉,待决的死囚打你门前路过想吃就吃,不想吃看上一眼也好,这都是积德行善。如若吃上几口你准备的饭菜或者喝上一碗酒,那就等于积了阴德。阎王爷有知,到时候全给你记下来。此时已经入了民国,买卖人却仍信这套。

小伙计端上一大盘烧羊肉,恭恭敬敬捧到傻少爷面前。傻少爷接过盘子看了一眼,二话没说“啪嚓”一下就给扣地上了。掌柜的和小伙计吓了一大跳,不知道怎么得罪这位爷了。还没等他们问,傻少爷先说话了:“掌柜的,财迷你也得挑挑时候,傻爷我是要上法场的人,能吃你多少东西?吃你的东西那是你的造化,你给我切的这盘是腱子,没什么油水儿,蒙别人行,在傻爷我这儿你可过不去。怎么不把你福聚来的烧羊肉腰窝端出来?”

周围看热闹的老百姓一瞧,傻少爷真是吃过见过,而且胆大包天,其余的死囚吓得拉了胯、尿了裤,他死到临头还有心思吃烧羊肉,这才是个人物字号,纷纷起哄叫好。掌柜的无奈,只得又让伙计切了一盘肉,又端上一大碗酒。傻少爷得意了,抱拳拱手给围观的老百姓行了个礼,坐在地上连吃带喝大快朵颐,酒肉吃了个干干净净。傻少爷吃完了烧羊肉,又继续往前走,从北门转到东门,这一次唱的是“薛平贵单思十八载,王宝钏相逢苦莫提”。看热闹的最爱这样重情重义的英雄豪杰,又是一阵叫好鼓掌。傻少爷更来劲儿了,风风光光走到了东南角,抬头一看有个大买卖——老字号稻香村,起源于苏州,真正的南味点心,乾隆爷都爱吃,御笔亲题的匾额。他又站住不走了,点名要吃八大件。稻香村的老板赶紧招呼伙计,端出各色点心,什么“大八件、小八件、自来红、自来白”,在傻少爷面前摆了一地。傻少爷来者不拒,吃够了点心往前走,越走劲头儿越足,越走越是得意,这辈子没这么风光过。

看热闹的也高兴,往常出红差的,死囚大多吓得没人样了,何曾见过这等视死如归的好汉。眼见傻少爷连吃带唱大义凛然,没有不挑大拇指的。此起彼伏喝彩声中,队伍浩浩荡荡走到了南门。这边看热闹的人最多,平常就是热闹地方。傻少爷劲头儿上来了,抬高嗓门儿唱了一出“杨四郎思老母肝肠寸断,铁镜公主盗令箭大义凛然”,又是一阵喝彩,老百姓不停地喊好,一直在那儿鼓掌,手都拍红了。傻少爷是连吃带唱一点儿也不害怕,游街的队伍绕城走了一圈,转过南门口,又回到西门。西门大酒缸旁边有卖面汤的,闻着香气扑鼻,又把傻少爷的馋虫勾起来了,要了一大碗,稀里呼噜吃完一抹嘴,出城走到了西头小刘庄法场。甭管这一路上逞了多大的英雄,露了多大的脸,来到法场之上躲不过一颗黑枣儿。法场中间是个土台,民间俗称“美人台”,取销魂之意。等待枪决的死囚在美人台上一字排开跪好了,单有一个军警拿过两条白布,在犯人脑袋上横竖系一个十字,横着的这条盖住双眼,竖着的这条由打脖子底下勒上来,过了头顶有另一个军警攥住,为的是防止犯人乱动。行刑的枪手站犯人身后三步开外待命,等监刑的长官一声令下,往前走三步,顶住犯人后脑勺开枪。

今天行刑的乃是大名鼎鼎的神枪手陈疤瘌眼,因为傻少爷这是大案,所以上头委派他来行刑。此人面相凶恶,以前在军阀部队里当兵,有一手绝活儿,手快枪准、弹无虚发,说打眼睛蹭不掉一根儿眉毛,加上干这个酒肉管饱,还能多拿一份赏钱,这才改了行。

陈疤瘌眼上前一拱手:“傻爷,今天是陈某人送您上路,王法是官面儿上定的,案子可是您自己做下的,您要恨别恨我,我这手快枪也快,准让您走得又快又稳,咱是早死早脱生,赶到阎王殿前讨个好出身!”他开枪的手法和别人不同,说完话一扭身,背对傻少爷走出三步,不回头,甩手打了一枪。傻少爷当场死在枪下,陈疤瘌眼头都不转,收枪就走。可叹傻少爷误听人言,逞一时之勇光天化日抢劫粮店,本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最终落得这样一个结果,而且无亲无故,枪毙之后连尸首都无人认领,实在是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