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闯董妃坟(上)(第5/13页)

董家为了能攀上皇亲,真可以说下了血本,就说是有钱,那也伤筋动骨了,可借此当上了皇亲国戚,董地主成了皇上的老丈人,董宅变成了国丈府。由打这儿起,别说地方上这些官员了,京官见了董地主也得毕恭毕敬,出来进去骑马坐轿、前呼后拥。没想到威风了还不到半年,宫里头出了大事。

原来这董妃在宫中并未受到皇上宠爱,皇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媳妇儿太多了,不是八面玲珑的得不了宠。董妃在家是说一不二的大小姐,到了宫里可不一样了,她又不明白宫中的明争暗斗,最后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太后,随便安了个罪名逼着她吞金而死,可到死也没明白是为了什么。按照当朝的律法,董妃死后不能进大清的后龙禁地,尸首送回来让家人自行安葬。董地主全家上下大哭了一场,一是伤心女儿惨死,二是哀叹董家气运不好。

哭归哭闹归闹,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没用了,哭闹完了这棚白事儿还得办。有明白人给董地主说,你董家祖坟的风水旺财不旺官,要想得势,还得再找块好坟地,改改运势。董地主越想越觉得有理,堪舆点穴之事须请高人,就想起崔老道来了。

自古道“风水先生没地葬,算命先生路边亡”,又道是“十个堪舆九个贫,一个不贫靠骗混”。只不过常听人说南门口摆摊儿算卦的崔老道懂眼,别看算卦那套玩意儿不灵,阴阳风水上却正经得过传授,有真本事,找他准没错。当即派人过去,恭恭敬敬把崔老道请至家中,好吃好喝一通招待,恳求崔老道无论如何也得帮这个忙,并且许下重诺,只要崔老道能给找一块好坟地,把董妃埋进去,让董家有钱有势光耀门庭,今后有董家一天,就拿崔老道当祖宗孝敬一天。

崔老道那时候年轻识浅,人称崔老道,可并不老,只是个绰号。摆摊儿算卦要穿道袍,就跟这说相声、说评书的得穿大褂一样,这是个行头,穿上这身道袍,甭管你多大岁数,都叫老道。崔老道当时脑子里一糊涂,也不知怎么的,就鬼迷了心窍,信以为真了。足吃足喝了一通,再想想自己家的穷日子,摆摊儿算卦太清苦,这些天生意一直也不太好,再不开张一家老小就该挨饿了,倘若今后有董地主这样的大户人家做靠山,吃喝不愁就不用提了,下半辈子也算是有了指望。还别说把自己当祖宗孝敬,平日里祈福祭天、开坛做法能照顾照顾自己,那便有饭辙了。

董地主见崔老道点头应允,当即请崔老道出去找一块上好的坟穴。

崔老道一看,这也太着急了,忙摆手说:“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可来不及,运气好的寻一块宝地也得个一年半载,运气不好那就没准儿什么时候找着了,等找着坟地,就这大热天的,董妃娘娘的尸首也该臭了,那还谈什么入土为安?要说合该了您转运,贫道早看好了一块宝地,跟谁都没提过,这也是董妃娘娘的造化,你依贫道指点,直接把董妃安葬在那儿,保你今后大富大贵、权势熏天。”

董地主将信将疑:既然崔老道早已觅得一块风水宝地,为什么不自己用,把自己的祖坟迁过去,一家人转运发财不是更好,会这么好心告诉我吗?

崔老道看出董地主的疑虑,坦言道:“实不相瞒,一分宝地一分福,吉地留与吉人来。咱有什么说什么,贫道命浅福薄,只恐受不了那么大的福分,反而招灾惹祸。”

董地主一听也有道理,崔老道是个臭算卦的,你把个龙穴给他,他也成不了太子,这才放下心来。又请教崔老道这块风水宝地的详情,在什么地界什么山,到底怎么一个好法。

崔老道看看左右无人,招呼董员外附耳过来,跟他说:“距县城十里,有这么一座壶山,此山势形同一个酒壶,山中一道清泉飞流直下,有如壶中倾出的琼浆玉液,此乃难得的风水宝地。”

董地主听了仍是一脸迷惑,不明白其中有什么讲究。崔老道说:“这地方可不得了,简直就是贵不可言!董妃这座坟应当选在壶山下面,坟前立块碑,坟怎么样不要紧,坟前的碑可太重要了,奥妙全在这里边了,配上此山,那就凑成形势了。这里头有个说法唤作‘单杯饮酒水长流’,你照我说的给董妃娘娘下葬,我说怎么办你就怎么办,从今往后,您就丈母娘看姥姥——等着瞧好吧。”

4

崔老道的这张嘴可以把死汉子说翻了身,假话都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人不信,何况这一次说的还是真话。

董地主喜出望外,对崔老道千恩万谢,不过董妃刚死,尸骨未寒,要尽快入土为安,答谢崔老道这件事得先往后推一推。

崔老道根本没多想:“此乃人之常情,理应如此。”还帮着指点董家怎么选坟,坟坑挖多深,坟头起多高,那石碑的朝向方位,事无巨细,全给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