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漂流谋杀案(第2/2页)

在档案室那一天,福琳得知了第五方的过去,非常震惊,她第一次对第五方产生了同情的心理。以前,她眼中的第五方是一个被谜团缠绕的男孩,狂妄自大,难以相处。但是得知了他有过那样的童年,这种性格变得顺理成章了。母亲在他五岁时死亡,父亲是一名罪犯,而且母亲很有可能死在父亲手里……

他一路走来,会经历一些可以想象的到吗?福琳捧了一碰水,浇在自己身上……

“第五方……以后再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对他温柔一点吧,看着有些……让人心疼。”

母亲死亡,父亲是一名在逃的罪犯,没有亲人的陪伴,谁照顾当时只有五岁的第五方?没有亲人的陪伴,他周围的只是别人异样的目光。不管周围的人是有意无意,总是会忍不住多看第五方一眼,然后切切私欲,指点着第五方:“唉?他就是那个孩子吗?好可怜啊。”也有人当着第五方的面安慰他,让他坚强起来,不要在意那些有的没的。也有人夸奖他,一个五岁的孩子,就有这么正确的是非观,面对犯罪的父亲,能大义灭亲直接举报。

可能说这话的人没有恶意,也可能是出于好心。但是,在第五方的心里,听到这种话,他是不是像大家想得那样,很感动周围的人这么关心自己?不,周围人的“关怀”只是在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第五方,让他不断地回想起自己的父母和天翻地覆的变化。

还是孩子的第五方真的能直接面对吗?五岁的孩子做不到的。而周围的人让他连用时间治疗伤口的道路都阻断了。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不和别人交流希望大家别注意到自己,不要再跑过来提醒自己,你母亲死了,你爸爸是个杀人犯,你爸爸还是你亲口举报的。再重复一遍,这里不是说这群人做得不对,只是说这个时候的关心会害了第五方。

第五方不断的逃避着周围人的“关怀”,想要一点点宁静,但是,却背上了性格恶劣,难以相处的标签。第五方的伤口需要长时间才能抚平,而人类的善心总是短暂的。换位思考,你一直向一个人表示关怀,但总得不到回复,你是不是就不想再伸出援手了。也不要急着否定,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做到不求回报去帮助一个人吗?短时间内是可以的,时间长了很难。那些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他们得到了回报,就是被帮助者的感谢和笑容,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让他们感到开心。而第五方这里,帮助第五方的人得到的是第五方的逃避,被第五方“推开”。

再接下来,第五方面对的就是冷漠,人走茶凉的冷漠。从他的亲戚到邻居再到朋友,最后到每一个认识他的人。不断有人从他身边离开,当他回过神来时,原来自己已经是孤身一人了。有的人会喜欢孤独一人,但没有人可以一直忍受这种孤独。第五方想伸手去结交一些朋友时,却发现,他已经丧失了社交的能力。当一个人不能改变现状的时候,就只能习惯现状。第五方唯一能做的是,继续忍受孤独,直到最后习惯了它,成为今天性格古怪很难相处的第五方。

他并不是难以相处,他只是习惯自己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害怕和别人交流,害怕对人敞开心扉。

好了,第五方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不管以后他会解开什么样的疑难杂案,显示他怎么聪明。他都是一个连交朋友都不会的白痴。不过,这样的人,更真实一点。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你一样东西,必然会从你身边夺走一样东西。他是绝对不会创造出十全十美的人的。第五方被赐予的是某种可以用来破案的天赋,被夺走的,便是和人交际的能力。

最开始的时候,第五方和福琳在大街上相遇,那个时候就认出了福琳。因为第五方调查了即将和自己合作的福琳。她的样子已经被印在他的脑海里。而这个时候,第五方没有上前和福琳打招呼,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为了制造悬念装逼吗?如果是写小说的话,小说情节可能会这么设置。但是放在第五方身上,他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晚期,他和人主动打招呼握手和要他命是一个概念。

人际关系这种东西,比创作一个不可能犯罪要难一万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