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苏利文 1980年·夏初(第2/12页)

S镇的地理位置与繁华的T市毗邻,南边则紧邻着同样较为发达的E市。开车横越接连S镇与T市的第六号公路,需要半个小时。由于毗邻的盆地T市聚集了整个地区主要的建设与开发,百货业与服务业发达,人口密度也最集中,导致地价昂贵,所以地价低廉的S镇就成为T市主要的工厂集中地,不论印刷、钢铁、电子或者加工业的开发制造,需要大面积厂房的产业全聚集在S镇,需要大量生产力。

人力资源的分配也如这两个市镇的特质,S镇聚集所有想来T市居住工作却又住不起昂贵房子的各路人员,被T市人称为低下的乡下人或者粗俗的蓝领阶级。

而传出怪诞传言的地点,则是从S镇那座布满涂鸦的高墙外,沿着地上终年泥泞却笔直的泥路往前走出约五公里远的工厂区块。那条泥泞道路的两旁是占地极广且杂草长及膝盖的草原,这里盛传各种诡谲的谣言。1970年之前,S镇外围没有草原,而是如这杂志刊登的轶事所形容,是一片泛着浅水的沼泽洼地。我记得是在1975年之后,可能因为整个生态环境与气候的改变,沼泽地才逐渐改变形态,由底部缓慢长出杂草,最后变成这片苍绿的草原。

每年想要去繁华的T市找工作的人从各个地方驾车驶上从S镇直达T市的高速公路。他们前仆后继地横越过S镇,有些人会在未到达T市时发现S镇的工厂终年缺人而定居下来;大多数人会顺利到达T市,找到工作,却因房价太高而转回居住在S镇,每天往返通勤;但也有很少数的人,根本到达不了T市。

我从E市调来这里当警察,着手进行命案调查,发现许多命案中的大多数死者,都是来自不同户籍所在地但是清一色是想去T市找工作或想去那里生活的年轻女性。这让我想到美国的好莱坞,每年吸引大批的年轻女孩,想去那里成为明星或模特儿,以为可以飞上枝头当凤凰,但是最后,大多没有达成梦想却失去踪影——有些沦为餐厅服务生或卖场收银员,甚至堕落到去当舞娘或出卖肉体来换取继续留在大城市的机会,而有些则是在偏僻的角落被发现尸体,连一个目击证人都没有。

为了虚幻的名利与泡沫般的梦想,她们如飞蛾扑火般不顾代价。

1972年3月,贝妮丝,十六岁,原居E市,专门拍摄传单与特价资讯海报、已经在这行打滚五年的小模特儿,听从经纪人的建议,打算前往T市的演艺圈发展。五个月后,尸体在S镇草原南边的一户农家的地下仓库被发现。

(经纪人已提供确切的不在场证明)

1975年6月下旬,娜斯塔,十七岁,想要横越S镇到达T市找工作,失踪后家人马上报案。三个多月后,埋在草原中央的尸体被警犬寻获。

1979年12月初,在T市工作的艾薇,二十一岁,于新年假期开车返回家乡E市。等候一天未见人影的家人报案,于隔日在S镇草原道路旁先发现那台登记于妮可名下的红色房车(车身已撞毁),搜寻五个多小时后,发现艾薇陈尸于草原边缘第六号公路旁的水沟内。

“你觉得这些是怎么回事?”

记得我刚被调来S镇的第一个礼拜,获知要开始追查这些命案的那天早晨,被上级分派与我一同研究命案的伙伴——年纪大约三十多岁的肥仔理察,怀里抱着成堆资料档案,好像炫耀什么似的,把有些肥硕的下巴抬高,站在桌子对面,双手忙碌且有序地把命案档案一一摊开在桌子上,每一份都小心翼翼地不重叠。我看了他一眼,站起身,学他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从上往下审视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望过去肉糊糊的一片,间或有些鲜红的血色,也有一抹青绿色的痕迹,像极了一幅拼贴的抽象油画。

“我不知道,”我对他耸了耸肩,“我想这些是我被派来这里支援的主因。”

“其实,”他踱步走到我的旁边,低声地在我耳边说,“我真的相信那片草原被诅咒了!”

我点点头,转头避开他满嘴的大蒜味,继续专注地看着满桌的命案资料。对于诡谲草原的那些神秘玄妙的传说,我从不将之考虑为命案的主因。应该说,那里的先天条件,使之成为弃尸的最佳地点:阴暗、潮湿、隐秘、荒凉、偏僻……而连续发生命案的主因,我确信是因为S镇的地理位置以及前面所提及的其与T市之间互相依存、无法独立的残缺性,使得S镇的居民成分太过复杂。

再细问命案的发生原因——办案久了就会明白,很多杀人弃尸的原因都是没有原因。

1980年6月15日,上午10点,警局尖锐的电话铃声划破宁静。

电话里头的高亢女音严重结巴,一听就知道受了很大的惊吓。等到那妇人终于说出尸体的所在位置,已经过去了十分钟。我的搭档因为一早就去办一起家暴案,到现在都没回来,所以我挂上电话,独自匆忙地离开警局。开车前往发现尸体的现场时,我双手紧握着方向盘,才暗自惊觉这是自己在S镇接的第一桩命案。不是那些尘封许久、未被侦破的案子,也不是积压过多疑点以至于逐渐磨灭期待、变成一个档案那样过久的失踪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