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第2/3页)

沈陵很欣慰齐子俊能这样想,不过他们一起长大的,他的思想也会在不经意间影响齐子俊,他也不从担心齐子俊会变坏,根子摆在那儿。

京城文家。

文以苓穿着鲜红的嫁衣,跪在地上拜别父母,虽说知道不出三个月又会回到京城,可一想到以后就不能在家中这么肆意,文以苓还是忍不住惶恐。

文平昌看着膝下一身鲜红的女儿,眼角不自觉就湿润了,道:“吾儿日后便是沈家妇,嫁入夫家,要以夫为天,上敬公婆……”

文平昌只能在京城给女儿发嫁,文常敬梁氏和江氏文启盛会和她一起去扬州府,文以苓才没有这么害怕。

文平昌说完,江氏说的时候哭了,文以苓也哭了起来。

文氏坐在梁氏旁边,道:“苓姐儿嫁得也太急促了,哪有才定下就成亲的。”

梁氏道:“这也是没办法的,趁着陵哥儿回乡祭祖,把亲事办了,苓姐儿正好记在族谱上。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也是一桩美谈。”

文氏想起这个侄女婿,倒也不禁感慨,没想到这一榜中最出彩的倒是他,名次靠前不说,最难得的是得圣上赐字,说明圣上真记住了他,原本她听说娘家要给苓姐儿定下沈陵,还觉得堂兄太过草率了,好歹再看看。

梁氏想起颖姐儿的婚事,道:“颖姐儿的亲事你定了没?我瞧着那钟家不错,钟家那小子洁身自好,性情也不错。”

“可是,我听说钟家那小子功课不是太好,如今还是个秀才。”文氏又看了看上面的文以苓,哎如今有了沈陵的比照,文氏瞧着哪家的男儿好似都差了一点,除了家世比沈家好。

梁氏看了她一眼,知女莫若母,道:“你若这么一直挑,想找个十全十美的,怕是一辈子都找不着。当初平昌说,婚姻之事,也是有舍得的。你看沈家,沈家的家世虽不足,可陵哥儿上进,洁身自好,为人踏实,平昌就是瞧中了这一点,那就不要拿捏人家家世差。”

文氏此时也佩服堂兄这点魄力,沈陵还没考上进士,就敢定下来。

从京城发嫁,直接上了船,文家直接包下一艘船,船上还要放嫁妆,轿子直接抬到船上。

上了船,文以苓就可以换回平常的衣服,江氏还在她身边,想想年初出嫁的芙姐儿,文以苓觉得自己幸运得多,以后还能离娘家近一些。

包下一艘船,沿途除了补充食物,其他时候都不停,到扬州府就很快了。扬州府文家的族人也早就帮忙准备起来,宅子都布置妥当,下了船就给建康府传了消息。

沈家那边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整个建业县都知晓了这门亲事,谁让沈陵是新科进士,新娘子还是贵女,应了人生四大喜中的两喜,建康府的老爷们都提前送上一份贺礼,让沈家不得不下请帖。

这人数也是一扩再扩,沈家三个院子都摆不下,把作坊都给清理出来,用来摆酒席。

根据算好了吉日,沈陵提前几日出发,去扬州府娶亲,严清辉汤鸣则齐子俊还有沈家的几个兄弟都一同前往。

他们到的时候正好是吉日的前一日上午。

文家收到消息也是放了心,最怕就是路上耽搁了算好的日子。

江氏带文以苓祭拜文家的祖宗,文以苓看着祠堂的牌位,心中默念:祖宗恩德,文氏以苓得此夫婿,文氏女沈家妇,上敬公婆长辈,下育儿女,望日后长相厮守……

当天夜里,江氏陪她一起睡,道:“阿苓,娘也从未想到这一日来这么快,你可害怕?”

“刚开始是有点,尤其从京城发嫁的时候,可娘,小爷爷小奶奶都陪着我,我觉得我比别的姑娘都好运些。而且,你们不都说他靠谱吗?嫁给他我没那么害怕。”文以苓靠着江氏。

江氏摸了摸她的眉眼,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真是不知羞,哎,傻大胆傻大胆。还好沈家也是直白人,你婆婆也不是绕弯子的性子。阿苓娘叮嘱你,嫁过去对沈家的长辈一定要尊敬,陵哥儿是个孝顺的,当初他就说了,若是我们瞧不起他家里人他是不会乐意的,刚听到还是有些生气,可从他父母角度想,也是如此,谁都不想娶个瞧不起他们的儿媳妇,但若是他们做得太过分,我们家姑娘也不是任由他们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