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第2/3页)

王缯决定听从文先生的,名和利之间总要选一个,还是将这法子交与圣上最为稳妥,他如今在这个位置上,不能轻举妄动。

待商议好事情,王缯心中的石头落定,欣然邀请文先生在苏州府住一段时日,文先生爱四处游走,年轻时北面西面都去过,还好如今年纪大了,只在江南一带走动。

两个人下起了棋,待到下人过来报,沈陵和汤鸣则来了,王缯看了看文先生:“先生可要见见那孩子?另外是我侄女婿。”

文先生道:“来都来了,那便见一见。”

王缯让下人把他们带过来,他起身拿几本书装进匣子里,解释道:“那孩子出身一般,却是极为上进,我问他要何奖赏,他要我指点他几日。他们是来游学的,近日要回建康府了,这个法子就换我几日指点,现在想来好似是我赚了,赠予几本书给他。”

“这‘买卖’谁也不亏,帛言,你这番指点对于他来说,犹如知遇之恩。平民子弟,最缺名师指点。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该要什么。”文先生称赞道。

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就到门口了,沈陵和汤鸣则今日是来辞行的,明日他们就要回建康府了。

“见过大人!”“王伯父。”

两个人来这么多回,和王缯也熟悉了,少了些烦琐的礼节,沈陵看到王缯对面的老人,穿得竟和他爷爷差不多,粗布衣裳,但能坐在王大人对面,看其姿态,很是闲适,由内而外散发一种洒脱适。

王缯道:“不必多礼,这是文先生。”

沈陵和汤鸣则行晚辈礼,沈陵听王大人喊他先生,难不成这就是谋士?他忍不住瞧了几眼。

文先生笑着朝他们点点头。

汤鸣则道:“伯父,今日来是向您请辞的,明日我们便要回建康府了,多谢伯父这些日子的招待。”

沈陵也跟着道:“谢大人这些时日的指点和招待。”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你们二人回去后还是要多加努力。沈陵,你对史学了解不够,文史文史,自古为一家,学文必学史,学史定学文,融会贯通。这几书本好好回去研读研读,不管是写什么都有帮助。鸣则,你的策论容易空泛,脑子里没有东西写,自然就空洞了……”王缯一一叮嘱道,把两匣子书推过去。

沈陵的喜悦藏都藏不住,几乎是眼中迸发出来的,没想到竟然还有书,王缯的话刚落音,沈陵便答道:“谢大人赐书,学生一定会好好钻研。”

说罢就觉得自己好似太着急了一点,但这真是意外之喜。

汤鸣则忍不住笑了出来。

王缯也露出笑容。

今日来辞行自然是不讨论学问了,聊起一些杂事,天南海北地聊,沈陵就发现那文先生开口便是不俗,什么都能接得上,这广博的见识绝非一般人,想象也是,能坐这儿和王大人谈笑风生的,怎么可能是一般人。

聊到近年布价都在降价,文先生道:“这是好事,这样老百姓才都能买得起布,不是恶意地降价无需担忧。”

王缯道:“这事儿我发现后也是吓了一跳,后来研究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因为现在的织布机速度快了,布匹可不就多了,现在还出了个什么孝子机,做衣服也快了。”

沈陵忽然听闻织布机和孝子机的名字,心中有些自豪,果然还是有作用的,布价下降是由于供给增多,价格自然下来了,这就是生产水平的进步带来的影响,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情。

汤鸣则笑着说:“伯父,文先生,你们不知道做出这织布、孝子机就在这儿吗?”

王缯知道肯定不是汤鸣则,那么就只有……

沈陵也不卖关子,不好意思地说道:“织布机和孝子机如今是我们家作坊在制作,我平时无聊时就爱倒腾这些东西。”

“这传唱的都是说小秀才小秀才,竟不想是你!”王缯对沈陵的好感又提升几分,孝顺的孩子总是让人欢喜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