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反派崩人设的第十天(第2/3页)

秦相却拦住了泓哥儿,把他拉到屏风后,单独问起‘被五哥替换’的前因后果。

秦嫣在外间等候的时候,百无聊赖,坐到她老爹的大圈椅上,随手摆弄书桌上的笔架镇纸玩儿,又把镇纸下面压着的一叠书纸随手乱翻。

楷书正体的 ‘房契’两个大字,混在大叠纸笺里闪过眼底。

秦嫣眼皮子一跳。

身为前世每月还贷的房奴,她对‘房契’两个字有天然的敏锐度。

她立刻翻回去‘房契’那一页。

房契里写的是京城东郊外七里桥的某处院子。

秦家有几处产业,几处庄子,秦嫣都是知道的。

她老娘作为一个称职的当家主母,每年都要亲自去名下的各处产业转一转,查看一番。每次查验的时候,都带着她一起去。

“嫣儿要从小学起来。”秦夫人如此说着。

但书房里放着的房契上写的‘七里桥’,是个非常陌生的地点,并非秦家产业。

也是秦相大意了,以为六岁的小孩儿看不懂几个字,这才放心地把文契放在桌上,没有收起来。

秦嫣从一堆摊开的文书下面把那张薄薄的房契抽出来,拿在手里打量,心情沉重地记下了房契上标注的七里桥具体地点。

老爹背着老娘,在外面偷偷安置了外宅。

如果她穿进来是一部言情小说,那么不用说,偷偷安置的宅子里百分百有一位貌若娇花的外室。

但她穿进来的是一部朝堂谋略小说。老爹搭配的是爱财如命的人设。

野兽般的直觉告诉她。

老爹的外宅里偷偷安置的——多半是他贪赃的赃银。

赶在秦相问话完毕之前,她赶紧把书桌上的一切恢复原状,跟陆泓一起吃了顿宵夜。

老爹的外宅之事压得她心里沉甸甸的,愁得她宵夜比平日多吃了一倍,半夜撑得快吐。

……

第二天大清早,秦家大小姐还在呼呼大睡的当儿,秦相起了个早,一天之内把该做的事都做了。

陆泓被送回了成国公府门外,成国公面色阴沉地亲自出来道了谢,什么也没问,父子间一个字也没说,直接送小儿子进了宫。

皇子伴读的谕令还没有正式下达,宫学就迟到,传出去可不好听。

他没想到的是,儿子进了宫,就不出来了。

成国公府的马车从晌午等到天黑,才等到一个小太监出来,传了四殿下的原话:

“爷喜欢陆伴读,叫他在熙和殿里住几天。过几日再派人送回去。”

晚上全家聚齐,饭后围坐着喝茶的时候,秦相提起了成国公送儿子进宫做伴读的事。

“以国公府邸的爵位身份,府中子弟送入皇子身边做伴读,原本理所应当。为何这次却引起后宅不安,发生了亲生子半夜跑入邻家避祸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呢。”

大哥秦英笑答,“皆是因为后院不修,嫡庶不分之故。”

秦相捻须微笑,点头赞赏。

二哥秦茭表示没听懂。

秦英更直白地说,“后院六个儿子,六子皆是庶子。嫡庶不分,任何庶子都有希望继承世子之位。如此情况之下,谁能坐稳皇子伴读之位,有了宫里一层关系,世子位之路就稳当许多了。”

秦嫣眼界大开,听得连连点头。豪门背后的利益纠葛好复杂。

“如此说来,”秦茭思忖着说,“四殿下弃了陆五,转而选陆家小六做伴读,对于陆六来说,是一桩好事了?”

秦相捻须淡然道, “陆家情况复杂,是不是好事,有没有享受的福气,终归还是要看他自己的本事。至于熙和殿那边——若按我原本的想法,不要选陆家的孩子做伴读最好。”

秦茭诧异地追问,“那熙和殿为何还是选了陆家老六?”

秦相深思半晌,“据说是四殿下一眼看中了,坚持挑选陆家的六公子,他母亲也劝阻不动。——罢了,四殿下虽说是我们秦家的表亲,但毕竟是皇室血脉,或许有龙气眷顾,你我为臣子的也不好多言。以后走一步看一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