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2/3页)

郁宁不太懂这种种树的道理,也就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对方接着道:“说起来还要多谢贵人,这两棵树我阿爹早就想种下去了,说是夏天太阳太毒,有了大树好乘凉,奈何树苗太贵,要不是恰巧遇上了您,这两棵树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芙蓉横了对方一眼,对方讪讪的不敢再说话,退到了一边。郁宁好笑的看了看芙蓉,芙蓉接到郁宁的眼色硬是眉目不动,一副官宦世家一等侍女的气派。郁宁撑着伞,接着往村里头走去,等到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就见到在屋子的另一侧,也有一个人在挖坑。

就如同郁宁所说的一般,这种天气,雪水化入土中凝结成冰,地面被冻得跟块铁似地。方才是兄弟两人在那头挖坑,一人挥锄头,一人以脚施压,倒也不算难挖,可是这头就还有一个人在挖,也没有什么锄头,只有一把小铁锹。

这汉子便一个人蹲在这头一点点的刨坑。

郁宁上前问道:“你在作甚?”

那汉子一抬头看见郁宁就忍不住瑟缩了一下,扑通一下跪了下去,老老实实的答道:“小的在刨坑,准备来年种树。”

“你也是这一家的?”

“是的。”

郁宁问道:“我看见你的兄弟在西边挖坑也说要植树,你们为何不一起?”

“大哥和二哥说现在那头刨好了就来帮我。”汉子答道。

郁宁点了点头,原本别人家种树也跟他没什么关系,他也不打算去管,但是他心中突然一动,想起来一句话来:两树夹屋,定丧骨肉。

他淡淡的道:“不许挖了。”

汉子抬头小心翼翼的看着郁宁,见郁宁也在看他,便飞一样的低下头去。“贵人……可是这……”

“我说不许挖了,就是不许挖了。”郁宁甩了甩袖子,穿过他直接入了宅中去了,芙蓉留了个眼神给侍卫,让他留下处理此事,虽然不知道他们家少爷为何突然心情就不好了起来,但是按照郁宁平时的心性行为,甚少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少爷这么做,定然有少爷的道理。

侍卫应了一声,抱拳道:“芙蓉姑娘快去吧,此事我来处理。”

“嗯。”芙蓉急急地去追郁宁去了。

***

翌日,雪停了下来,郁宁等人便加紧赶路去秦安府,又被雪绊着走走停停,最终七日的旅程走了整整十一日,这样一来留给郁宁的时间就很有限了。

或许是天公也有心作美,郁宁到的那一天恰好是个晴天,有道是:

一看风水清其贵,二看行藏地心良。

三看时日为第一,四择高师理阴阳。

五看山家当立墓,六遇山人选地方。

七逢天地开通日,八忌瘟期少日光。[①]

今天是个晴天,黄历上又是个黄道吉日,恰恰满足了七八两条,是一个非常适合上山去看风水的日子。

雾凇先生要郁宁来此处,一是为了让郁宁替他再次理顺此处风水,使此地无忧;

二是此处风水甚佳,又有雾凇先生堪舆,郁宁来此布下风水局后便能受到此处风水的反馈,算是长点经验值;

三则是郁宁是雾凇先生的代传人,在郁宁找到下一代传人之前,雾凇先生若是在此处下葬,天道自然认为郁宁是雾凇先生的弟子,他便可以受雾凇先生一二阴泽。

雾凇先生所选的地方在秦安府的首府旁的一座小山上,名叫阳明山。来接应的是一个老叟,年纪虽大,却十分精神,这样冷的天气,王管事穿着两三件夹棉的衣服,又裹着厚重的毛皮斗篷,远远望去看着跟只熊似地,而这位老叟则是只穿了一件厚实的皮袄,看着轻盈又利落。

王管事为郁宁介绍道:“这位是宋叟,是这山上的老猎户了,今日便是他给我们做向导……也是雾凇先生的看墓人。”

郁宁自车上下来,对着对方拱手见礼:“宋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