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通用构架(第2/2页)

所以软件部分沈文剑只能以纸面形式罗列再转到玉简等载体里,这非常耗时,编辑玉简的时候很容易参入杂念,造成一些奇奇怪怪的错误,每录一回都得花时间仔细校对。

要不怎么是数十年的智慧结晶呢,人不够,直接抄结果都要以年计算。

资源联盟来的支持很及时,一大箱子玉简里,就有部分是通用构架底层软件的“道灵界符文适应版”。

通用构架是天机芯片出来之后才开始弄的。

当年玉剑山在第二代芯片的时候,开始取消工业芯片、航空芯片的门类划分,借助大规模集成芯片加其支持系统带来的高运算能力,再加上各行业对应软件,实现芯片趋同。

天机芯片的新构架,让算力跃升二十倍,通用化很自然的往前推进。

当时除了继承式的升级,设计院也花费不少时间,弄出通用框架,沈文剑退休后它也开始外销,进入各行业门类。

通用框架是种类似于工作站的硬件,但与工作站也有着巨大差别。通用框架是长抽屉式,只一个面有外壳面板(里面是拉手、紧急开关),其他五个面都是框架接口。

框架加上通用接口规则,一起构成通用构架,资源联盟来的底层软件就是管理这套构架的。

这套构架就厉害了,理论上可以设计合适的设备模块并实现热拔插,比如本来是个数控机床,可以很简单通过拔插模块,变成喷丸设备!

当然实际不会这么用,毕竟拔插也影响精度,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实现了全系设备核心一致,所有类型的设备都用同一套底层软件管理应用软件,以实现功能。

放在海边小团队手上,只要把它复原出来,可以说以后所有的设备复原工作,工作量直接减少一大半。

不仅仅是因为通用构架替代全类型设备的逻辑链,还因为底层软件本身是把应用软件的指令翻译给硬件的,没有它正常软件也用不了,沈文剑还得自己写,而且得写两套,一套简单的先应付着,再来一套功能升级。

就它,还仅仅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芯片制造链、大型/巨型工件制造链里的设备,全部都经过超算的符文转换与验证计算!

这口食喂的太大个,一时半会也消化不了。

把归类与备份的工作做完,三人一合计,还是得先搭建个超算出来,不然以后光处理这些数据都没完没了。

海边的人因为饭太多,为难着从哪里吃起,魔族里已经有魔头看到世界的天平正在摇摆,开始策划着些什么。